文章

从育才学府到革命熔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08:15:00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邓寅明 摄


  几排旧舍,一处小院,一座民国风格的门楼隐没在现代繁华的大都市中。然而,当你掀开历史的面纱,它,绝不仅仅是一座学府……

  走进位于五一路的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二层为券廊式建筑,前檐带廊,青砖墙体,黑色立柱,典型的民国风格让人眼前一亮。院内,1997年由彭真题词的“山西建团纪念碑”分外醒目。纪念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革命年代年轻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风貌。

  从烽火中走来

  “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创建于1919年6月,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目的是通过控制小学教师来左右山西教育,进而长期统治山西。”副馆长杨芸介绍道,“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学校开办不久,这里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用来传播进步思想、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团组织的坚强阵地,成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重要的活动基地之一。”

  在一楼大厅,有国民师范最初时的模型:整个学校坐北朝南,以大门、大礼堂、办公楼为中轴线,东西各建有十排学生宿舍及东西图书馆各一座,占地面积280亩。如今的纪念馆面积不足当时的二十分之一,仅有6600平方米。

  从1919年创建到1936年停办,在18年时间里,这里的进步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他们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向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统治发起了顽强的抗争,成为太原学生运动的中心,培养了以徐向前、薄一波、程子华、李雪峰等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是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以后,国民师范成为我党在山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堡垒。这里不仅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总部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核心的山西新军的策源地,为促进和坚持山西乃至华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全民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运动中心

  展厅内有一幅国民师范学生来源比例图。由于免收学费,就业相对容易,学校中61%的学生来自劳动人民及贫寒家庭子弟,当时就有人戏称“山西办了国民师范,拉洋车的少了一半”。这是国民师范生的阶级基础,也是这所学校日后成为太原学生运动中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国民师范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新文化、树立新思想,逐步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和理念。

  1924年国民师范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5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支部,从此革命的火焰在这里燃烧起来。国民师范历次学生运动都是在革命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的影响下,在党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展开的。特别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白色恐怖时期,以国民师范为中心的学生运动,无疑让那些在黑暗中饱受压迫与煎熬的人民大众看到了希望和光明,也显示着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必将以星火燎原之势燃遍整个中国大地。

  随着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组建,特别是牺盟会经过改组,在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掌握了领导权,并将其总部办公地设在国民师范后,国民师范从一所官办学府,真正转变成了党在山西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堡垒与中枢。

  从1936年9月牺盟会成立,到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前牺盟会撤出太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国民师范达到了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赶赴太原,赶赴国民师范,加入牺盟会所属的各类抗日组织,国民师范在山西的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续写青春华章

  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近年来,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通过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多重价值,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2025年3月初,一场“行走的时政课”在太原引起多方关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携手太原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了“烽火铸英魂 青春续华章”主题思政课。工作人员围绕《书生报国无他物 唯有手中笔作刀》、红色视频《白刃格斗英雄连》、文物故事《一枚会徽》、情景剧《牺盟牺盟》等内容展开实践教学,生动的表演和讲述将现场烘托演绎为革命战场。情景剧《牺盟牺盟》上演时,在牺盟会抗日救国、团结奋进的革命场景感召下,同学们纷纷从座位上走出来,加入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青年学子在情景互动中切身感受历史,将现场气氛烘托到高潮。此次思政课,将思政教育从刻板的教室带向鲜活的历史现场,让同学们亲身走进历史的风云,触摸真实场景中革命精神的滚烫脉络,感受那份直击心灵的震撼力量,让红色基因跨越时空,在新时代青年的血脉里深深扎根、绵延传承。

  此外,该纪念馆还制作了“远山的思念”系列思政课,围绕发生在松山、老山、保山、上甘岭等山岭间的战争,走进大学、中学、小学,为学生们讲述那一段段历史,让革命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杨芸说:“国师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就像是一位沉默而坚毅的历史守望者。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传承着先辈的精神,也将那些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每一位前来探寻的人。”

 

太原日报‬ 记者 李杰华

相关文章

从育才学府到革命熔炉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邓寅明 摄  几排旧舍,一处小院,一座民国风格的门楼隐没在现代繁华的大都市中。然而,当你掀开历史的面纱,它,绝不仅仅是一座学府……  走进位于五一路的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二层为券廊式建筑,前檐带廊,青砖墙体,黑色立柱,典型的民国风格让人眼前一亮。院内,19

2025-05-27 08:15:00

复旦大学打造百余门“AI大课”撬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当AI走进各个学科的课堂

上图:复旦大学“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原理与实践”课堂。田新 摄下图:复旦大学“具身智能引论”课堂。学校供图  ■数字教育 引领未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AI通识基础课程面向全校学生通识普及,AI专业核心课程从底层逻辑出发系统呈现人工智能相关学科核心技术,AI学科进阶课程交叉融合AI技术与文社理工医各

2025-05-26 15:34:00

上海抗战书写的童心奇迹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上海作家简平以十年磨一剑的匠心,为上海儿童文学谱写了新的篇章。他将抗战烽火岁月与儿童特有的活力和坚韧巧妙交织,创作出一部充满历史质感与魔术奇观的长篇小说——《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这部12万字的作品不仅是一部抗战题材的儿童文学,更是一部关于记忆、文化与人性温度

2025-05-26 06:52:00

海报|八大关键词,带你读懂松湖莞中“卓越教育”

5月23日,南方+以“全国文明校园,东莞+2!”为题,报道了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下称“松湖莞中”)和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当前,东莞共有5所全国文明校园,而松湖莞中是其中唯一一所高中学校代表。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不仅是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认可,也是对学校深耕基础教育20年的办学

2025-05-25 10:05:00

特朗普“补刀”:哈佛很多学生连2+2都不会做

当地时间5月23日,特朗普接受采访时声称“很多哈佛学生连二加二都不会做”。记者询问特朗普“为什么不想让全世界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来哈佛”,特朗普回答道:“我想,但他们很多人需要补习数学。你知道吗?那些学生不会做二加二的算术题,但他们能进哈佛。”两天时间,政府下令,哈佛上诉,法官介入当地时间22日,美国国

2025-05-24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