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01:33:48
3月17日,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肉牛育种创新团队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将采集到的蒙古牛静脉血轻轻封存。这些承载着生物“密码”的血液样本,将通过“相牛1号”育种芯片进行“解码”。
“我们研制出了全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蒙古牛10K液相育种芯片——‘相牛1号’。育种芯片于今年2月上市,目前已在锡林郭勒盟应用,为蒙古牛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有力工具。通过数据比对,证明芯片整体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芯片研发负责人、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吴江鸿兴奋地说。
“相牛1号”育种芯片由内蒙古自治区育种联合攻关项目成员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肉牛育种创新团队研发,基因分型检测一致性达99.75%。研发团队历时4载,跨越2400公里,采集东起呼伦贝尔市、西至阿拉善盟的12个盟市的1000余份蒙古牛样本,以及三河牛等3个以蒙古牛为母本育成的品种样本和科尔沁肉牛类群样本200多份,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蒙古牛种质资源数据库。通过对肉牛的基因组进行深度测序,从30亿个碱基位点中精准筛选出1万个高多态性SNP位点,涵盖了毛色、繁殖、肉品质、产奶以及疾病健康等多个性状相关的功能位点。
“这相当于给牛装上了遗传‘身份证’。”吴江鸿指着分析平台显示的蒙古牛基因图谱说,“传统选育需观察3—5个世代约10—15年,现在将样本放入检测平台,当天即可预判育种方向,并基于基因数据选配合适的配种对象,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
蒙古牛是我国分布广、数量多的黄牛品种之一,抗逆性、抗病性等性能优于其他国内外品种,是优秀的种质资源。三河牛、草原红牛、华西牛3个新品种都是以蒙古牛为母本育成的。然而,蒙古牛的本品种选育及遗传资源鉴定工作却比较滞后,甚至面临着纯种蒙古牛数量日益减少、遗传多样性流失的困境。
“相牛1号”的问世,可广泛应用于蒙古牛及其育成品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群体家系构建及系谱梳理等方面。同时,也为全基因组关联、群体遗传进化分析等基础研究提供了新方案。
“相牛1号”育种芯片基于国产化设计和自动化流程,单次可检测样本数量达3000个,远超常规进口芯片单次处理96个样本的检测通量。同时,相较于常规进口芯片,“相牛1号”育种芯片单样本的肉牛分型检测成本降低40%以上。目前,“相牛1号”已用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原种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级蒙古牛保种场)580头蒙古牛的基因检测和遗传解析,助力正在选育的“苏尼特牛”新遗传资源鉴定。
丨来源:内蒙古日报 记者 韩雪茹
丨本期编辑:董仙鹤
丨校读:董仙鹤
丨监制:张耀 封斌
丨总监制:赵敏
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使用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乳业时报官方微信;本平台转载内容部分来源网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闻热线:0471-6564013
广告热线:0471-6564013 6564046
相关文章
我叫祝安,老鬼,岑虎推荐完本_已完结我叫(祝安,老鬼,岑虎)
主角叫祝安,老鬼,岑虎的是《我叫》,本的作者是囚医最新写的,书中人物感情描写生动形象,主要讲述了:祝安满脸狐疑,瞅着师傅,眼神里满是探寻。他清了清嗓子,对着老鬼开了口:“师傅,我一直想不明白,您到底和胖瘦无常做了啥交易啊?”此时,他们已经回到原本的万家镇,正在酒楼的雅间里。老鬼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2025-07-12 12:37:00
姜清鸢裴霁年: ,姜清鸢裴霁年最新推荐_最新章节阅读姜清鸢裴霁年: ,姜清鸢裴霁年
卧室里,属于姜清鸢的所有个人物品都消失不见了。化妆桌上空荡荡的,衣帽间也空了一半,浴室里她的洗漱用品更是消失得彻底。有那么一瞬间,裴霁年几乎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直到他反复确认过无数次后,才发现面前的一切都是真的。姜清鸢是真的离婚离开了!一瞬间,他的脑海里闪过这段时间里的所有回忆,最后从无数和姜乔
2025-07-12 12:33:00
北京时间7月12日上午,WTT美国大满贯男单1/4决赛继续进行,中国选手王楚钦战胜斯洛文尼亚选手达科·约奇克。在先负一局的情况下,王楚钦连下三城,但对手韧性十足再拿一分,最终王楚钦大比分4-2成功晋级四强。赛后采访,王楚钦回应“战胜达科”:这是一场很精彩的比赛,每次和达科都很接近,今天困难更大一些,
2025-07-12 1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