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17:37:00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提名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华尔兹(Mike Waltz)为下一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国务卿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兼任临时国家安全顾问(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这一调整不仅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次重大内阁洗牌,更暴露了美国霸权体系在多重危机冲击下的结构性困境。从国务院重组到斡旋俄乌和谈进展不利,从“信号门”事件到鲁比奥“集权”(成为继基辛格之后第二位身兼国务卿与国安顾问的内阁要员),特朗普政府的人事震荡折射出其战略收缩、国内政治压力与制度性危机的交织,同时也可能预示着美国外交政策将加速转向单边主义、交易主义与强人政治。
权力重组的核心矛盾与制度性危机
特朗普政府的人事变动本质上是其“美国优先”理念与传统外交建制派的激烈碰撞。
首先,华尔兹的转岗直接导火索是3月的“信号门”事件:其意外将《大西洋》杂志编辑加入讨论也门军事行动的Signal群聊,导致作战计划泄露。但更深层矛盾在于其政策主张与特朗普的根本冲突。华尔兹作为共和党“新保守主义”代表,主张对俄强硬、保留北约承诺,甚至支持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而特朗普则急于推动俄乌和谈,甚至默许俄罗斯“保留克里米亚”。这种理念冲突在华尔兹4月29日公开批评北约盟友“无力承担防务责任”时达到顶点,直接触碰到特朗普的政治红线。
华尔兹(右)。视觉中国 资料图
其次,鲁比奥的集权化角色反映特朗普对官僚体系的不信任。作为国务卿,鲁比奥主导的国务院重组计划裁撤132个机构、削减15%人员,将外交资源集中于“大国竞争”。他兼任国安顾问后,成为自基辛格1973年以来首位同时掌控国务卿与国安顾问职权的官员,标志美国外交决策权进一步向总统个人集中。这种“集权化”模式虽能提高效率,但也加剧政策武断风险。
当地时间2025年4月30日,美国华盛顿,特朗普总统在白宫内阁会议上聆听国务卿马可·鲁比奥的发言。视觉中国 图
此外,特朗普政府的“替罪羊政治”加剧了制度性危机。华尔兹成为“外交冒进”的替罪羊,而鲁比奥则被塑造成“改革先锋”。这种模式在特朗普执政史上屡见不鲜,2017年时任国务卿蒂勒森被解职、2020年时任防长埃斯珀遭罢免均属此类。
更深层的制度性危机在于美国政治极化。国会共和党人沦为无用的橡皮图章,200余起诉讼缠身的行政体系陷入失能状态。特朗普将白宫打造成家族企业,默许犹太女婿库什纳持续影响美国中东政策,放任马斯克等“编外雇员”干预国家决策和机构改革,导致决策体系混乱。其“推特/X治国”模式更使政策缺乏连贯性,如对乌克兰的援助承诺反复无常,严重损害美国信誉。
战略收缩的全球影响与盟友体系裂变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收缩正在重塑全球秩序。首先,北约盟友关系的实质性瓦解。特朗普政府对北约的“讹诈式外交”要求成员国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 华尔兹作为北约温和派的去职,使特朗普激进的“战略收缩”主张失去内部制衡。针对特朗普政府的强势立场,无论是德国看守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还是即将成为新总理的默茨(Friedrich Merz)都强调“欧洲必须加速战略自主”。同样,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也加速推动“永久结构性合作”防务计划。这些都显示除欧盟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心已经动摇。
其次,俄乌冲突的“冻结化”风险加剧。美国对俄乌和谈的施压暴露其战略短视。4月23日,鲁比奥与美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在伦敦和谈中要求乌克兰“接受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以换取停火,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特朗普公开指责泽连斯基“破坏和平”,并暂停军事援助,导致乌军反攻计划受挫。这种“以领土换和平”的方案虽能短期止损,却可能使俄乌冲突长期化,损害美国作为“可靠盟友”的信誉。
此外,中东与亚太的权力真空显现。特朗普政府削减对外援助、退出多边机制的倾向,为区域大国崛起创造了空间。在中东,以色列借机扩大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伊朗则加速铀浓缩活动;在亚太,日本突破“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印度加速推进“东向行动”政策。另一方面,美国的“离岸平衡”策略可能引发更多代理人战争,如支持以色列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纵容日本扩军。
舆论争议与制度反思
此次人事震荡引发美国国内舆论的激烈争议。支持者认为,鲁比奥的集权化改革将提高外交效率,华尔兹的调任是“正常轮岗”。副总统万斯甚至称调任是“升职”,强调华尔兹完成国家安全委员会(NSC)改革,联合国大使职位更适合其“多边经验”;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真是社交”(Truth Social)称赞其“始终将美国利益放在首位”。
但批评者指出,华尔兹是特朗普“甩锅策略”的牺牲品,其强硬外交与特朗普的“孤立主义”本就矛盾,“信号门”仅是借口。布鲁金斯学会指出,特朗普政府同期推动国务院裁员、解散“全球刑事司法办公室”等,显示系统性削弱国际主义政策的意图。
更深层的制度反思在于,特朗普政府的“交易主义”治国模式正在摧毁美国外交的专业性。4月以来,20余名NSC资深官员被解雇,理由包括“与特朗普理念不符”,如被极右翼人士劳拉·卢默(Laura Loomer)列入“不忠名单”的那些人。此举进一步造成特朗普国家安全团队“去专家化”,从而加剧政策短视。这种“意识形态清洗”削弱了美国应对复杂国际挑战的能力,使政策制定更依赖个人信任而非制度流程,如华尔兹的“Signal误用”与特朗普的“推特/X治国”均反映决策体系的碎片化。
霸权黄昏与秩序重构
特朗普政府的人事震荡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美国已无力维持霸权体系的稳定运行,其战略收缩与政策反复将成为常态。这种动荡既是制度性危机的产物,也是全球化退潮的缩影。
华尔兹的去职与鲁比奥的集权,标志着美国外交从“制度驱动”向“强人政治”的加速转向。未来,美国的单边主义、交易主义与意识形态输出将进一步激化国际矛盾,而其国内政治极化与官僚体系失能将削弱政策执行能力。全球秩序的重构已不可避免,各国需在风云变幻中把握历史主动,探索合作共赢的新路径。
(王鹏,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鹏
相关文章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提名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华尔兹(Mike Waltz)为下一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国务卿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兼任临时国家安全顾问(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这一调整不仅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次重
2025-05-02 17:37:00
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部署要求,加大对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苏发改价格发〔2025〕426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扩大分时电价执行范围,充分挖掘工商业用户调峰能力;优化工商
2025-05-02 16:21:00
中国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过支撑单位发现一批境外恶意网址和恶意IP,境外黑客组织利用这些网址和IP持续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发起网络攻击。这些恶意网址和IP都与特定木马程序或木马程序控制端密切关联,网络攻击类型包括建立僵尸网络、后门利用、窃密等,对中国国内联网单位和互联网用户构成重大威胁。相关恶
2025-05-02 14:40:00
乌克兰当地时间5月1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根据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达成的协议,她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共同签署了《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即此前各界所称的“美乌矿产协议”。乌副总理斯维里坚科在当天公布的协议内容中的第四项
2025-05-01 0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