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新民艺评|黄丽珈:生而为人,是为与自己和他人和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9:26:00    

近期,由艾美奖得主朱迪·科默主演的影片《初步举证》凭借豆瓣高分引发关注。这部作品以“不和解即正义”的尖锐姿态,探讨了性侵受害者与社会体制之间的冲突,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为表现女性意识觉醒与抗争主题的意大利电影《还有明天》。后者以非对抗的叙事视角和黑色幽默传递力量。这样一种锋芒与温情的碰撞,令人深思——生而为人,无论是与他人的关系还是与自我的关系,和解终将成为贯穿生命历程的终极诉求。

《初步举证》系英国国家剧院(NT Live)在中国进行院线发行的首部作品,改编自同名舞台剧。该剧曾获得澳大利亚格里芬剧院奖,并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取得了巨大成功。影片的核心叙事围绕女主角泰莎展开——她出身于工薪阶层,凭借自身不懈努力考入名校,成为一名前途无量的诉讼律师。在同行眼中,她是备受青睐和尊敬的“成功女性”。然而,命运弄人,一场与暧昧男同事朱利安的约会,使她成为性侵“受害者”。

在成为受害者之前,泰莎对法律体系抱有坚定的信念,并深谙行业的运作规则。但当她自己站在证人席上时,才切身体会到这个体系的冰冷与残酷——她曾娴熟运用的法律技巧,如今却成为审判自己的利器。影片的核心情节着重展现了在“没有事实真相,只有法律真相”的司法体制下,泰莎所经历的种种惶恐与窒息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女性受害者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重重障碍:难以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非自愿”,以及在交叉询问中遭受的二次创伤。

《初步举证》剧照

影片的戏剧张力源自对和解的彻底拒绝。这种姿态恰似希腊悲剧中的安提戈涅,以个体的决绝对抗体制的顽石。当女主角在法庭上撕裂虚伪的和谐表象时,我们得以看见现代法治文明暗藏的性别沟壑。这种不和解的勇气固然可嘉,或许也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但由于叙事始终桎梏于理性框架中,难免陷入情感真空——泰莎的内心挣扎被简化为“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二元对立。她更像一个符号化的正义机器,观众只能旁观她的“正确选择”,而作为女性的个体经验(如职场性别歧视、性侵创伤)则缺乏连贯的情感脉络。绝对化的对抗最终让影片陷入存在主义的孤岛。

与之相比,《还有明天》展现了女性在争取权利过程中的另一种景象。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后的意大利,讲述了女主角迪莉娅在家庭暴力和琐碎生活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即便身处恶劣的生存环境,女人们依然保持着鲜活的个性与表达欲望。影片基调并未一味渲染苦难,而是通过幽默的桥段传递细腻的情绪,结局也更具“激励”意义——迪莉娅最终通过参与投票等方式,暗示了通过共同努力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权利与改变。

与泰莎的孤勇不同,《还有明天》更像是一部“女性群像电影”,强调了女性处境的普遍性以及团结互助的重要性。这种社群的温暖与集体的力量,为影片注入了更多的希望与和解的可能性。女主通过日常琐碎累积觉醒的张力,其权利争取并非通过撕裂家庭关系实现,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苦苦生活中逐渐重构自我价值,最终与丈夫的暴力达成“不和解但共存”的微妙平衡。

到底是结构性批判,还是个体化救赎?两部电影恰恰映射了当下女性主义叙事的探索:是撕裂压迫的锁链,抑或在废墟上重建——与他人的共情、与创伤的对话、与历史的和解。相比《初步举证》中泰莎在法庭上的悲怆自白,《还有明天》中迪莉娅与丈夫大胆对视后嘴角隐约的笑容更动人心魄。或许,生而为人的真正勇气,不在于永不停歇的对抗,而在于在破碎处寻找弥合的力量。

《还有明天》剧照

是枝裕和正是深谙此道的大师。他的电影中,很少出现激烈的冲突与对抗,而是以家庭为切口,在破碎中重构连接,展现和解的渐进性。例如,《小偷家族》中毫无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通过相互救赎实现自我接纳;《比海更深》中潦倒作家与疏离家人在台风夜里的难得默契;《步履不停》则讲述了家庭成员之间如何放下过去的芥蒂……这些和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日常细节的积累(如共食一锅咖喱、分享一支烟花)逐渐消解隔阂,最终达成对“不完美关系”的包容。

和解在这里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社会共识的一部分。这些电影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在面对矛盾与冲突时的挣扎与成长。在那些平凡而絮叨的故事里,我们见证了角色们在痛苦与挫折中学会与自己和他人和解,在磕绊中寻找到情感的共鸣与连接,继而找到温暖与希望。这种和解,不仅是表面的和睦,更是心灵深处的契合与认同。这种叙事逻辑与心理学中的理念不谋而合:和解的本质是承认矛盾的存在,而非消灭矛盾本身。“和解”往往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人们付出理解、宽容与爱的努力。

《步履不停》剧照

而不久前热播的国内年代剧《六姊妹》,则用三十年的时光跨度,演绎了中国式和解的多层次性。全剧以20世纪70年代中国家庭为背景,展现了大时代洪流下,六姐妹间的起伏人生和爱恨情仇。她们在岁月的磨砺中,经历了无数的矛盾与冲突,却始终以情感纽带为核心,通过彼此的理解与支持,最终实现自我救赎。六姐妹的成长史,也成为民族集体记忆的微观投射。

或许有许多观众对最终的和解意难平——但实则“和解”在这部剧中不仅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选择,更是一种自我成长与内心平衡的途径。这种“和解”并非对过去的遗忘,而是一种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是对生活真谛的领悟——与他人和解是生活能够继续前行的重要支撑。

《六姊妹》剧照

和解并非终点,而是持续的过程:自我重塑与时代局限达成妥协。这种妥协并非屈服,亦非否定过去,而是将创伤转化为成长的养分。若将这些影视作品置于更广阔的生命图景中会发现:真正的正义离不开和解的智慧——和解是人性在矛盾中寻求平衡的本能,正是在与他人的碰撞、与自我的对话中,逐渐领悟到和解是对生命复杂性的敬畏与超越。这种超越,或许才是人性最深刻的胜利。

相关文章

“Stellar Freedom・悦己之约” 主题大秀发布

来源:环球网 2025 年 9 月10日,Y2FREEDOM品牌“Stellar Freedom・悦己之约” 主题大秀登陆中国国际时装周,这场时尚大秀不仅仅是设计师对本季设计主题的精彩演绎,更像是一场 “品牌与人物灵魂共振” 的叙事。Y2FREEDOM 主理人胡莹莹表示,本此大秀的初衷, 就是要将

2025-09-11 12:52:00

票房飘红、衍生品“破圈” IP全产业链开发拉动“电影+”经济飙升

央视网消息:根据网络平台数据,8月18日,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档期票房前五名中,国产电影占据四席。2025年暑期档,有约150部电影陆续上映,涵盖历史、动画、喜剧、悬疑等多元类型,满足不同观众需求。其中,抗战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山河为证》等陆续上映后,凭

2025-08-20 09:29:00

破85亿元!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月10日16时32分,2025年暑期档(6月—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85亿元。多部精彩影片热映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批以铭记抗战历史、赓续抗战精神为主题的影视、戏剧、音乐、舞蹈及美术作品正陆续推出。其中,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总票房

2025-08-11 09:59:00

太原: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惠民活动开启

  本报讯(记者 刘涛)为响应国家消除宫颈癌的号召,落实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以及增强中老年人带状疱疹预防意识,降低带状疱疹发病率。6月22日,我市启动适龄人群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疫苗及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惠民活动。  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对象为,既往无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史、无接种禁忌症的50周岁

2025-06-23 07:01:00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7月3日在永川开幕 11项活动亮点揭晓

发布会现场。记者 罗斌 摄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何涯发布人:国家电影局副局长 秦振贵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 管洪重庆市永川区委书记 关衷效6月9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渝举行。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由国家电影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

2025-06-09 1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