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5:39:00
北京日报 图
针对粉丝在登机口聚集追拍、进入隔离区后追逐逗留拍照等扰序行为,首都机场公安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分局依法打击多名违法行为人,今年以来已对31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考虑到今年才过去一个季度,就有31名粉丝受到了行政处罚,这个数字并不低。换言之,31名粉丝背后想必还有大量的围观接机事件。必须明确,粉丝接机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公共秩序和机场安全,一旦因为聚集围观导致场面失控,法律绝不会容忍。
类似的案例,近年来其实在很多机场都发生过。2019年一次粉丝接机,由于现场人太多,上海虹桥机场的自动扶梯玻璃直接被挤碎;2023年4月在首都机场也有6名粉丝试图“刷关”(即粉丝购买与明星相近时间的机票,过安检达到“追星”目的后,再退票的行为),最终被给予行政处罚。
这些疯狂的粉丝“接送机”行为,不仅让公众反感,而且有可能导致机场混乱、飞机晚点,损害普通乘客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大力度治理类似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从首都机场公布的信息看,目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除了行政处罚之外,首都机场公安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分局还建立了“文娱机构-文旅部门-公安机关”协同治理机制,召开“粉丝”秩序管控约谈会,试图从源头上治理违规接机的问题。社会也期待着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强化,形成更大的力度,给粉丝行为立规,也给公共秩序更大的保障。
还应追问的是,这些粉丝为何能轻易得到明星的出行信息?类似的隐私泄露问题,也应当纳入治理视野。
比如今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判决了一起案件,某航空公司外包客服工作人员,非法获取艺人航班信息等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涉及王俊凯、王源、时代少年团等多位艺人,共获利1万多元,最终被判决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一年。
这样的司法判例也是个警示,对于倒卖出行信息的行为,必须严加打击。只有进一步强化隐私保护,才能对粉丝违规接机治理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从更深的层面看,狂热的“接送机”很多时候也成了“粉丝经济”的一部分。很多接机并不是一种自发行为,而是经纪机构、粉丝群体为了营造明星人气的一种表演。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这些接机行为在粉丝群体内部高度组织化,乃至商业化,接机行为还有相应的报酬,成为人气造假的一部分。
对此,无论是明星艺人、经纪公司、粉丝群体都应当有所反思。要知道,如果连遵守、尊重公共秩序都做不到,又凭什么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爱?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十味
相关文章
4月25日,一名成都地铁女乘客发布视频称,其在乘坐2号线时疑似遭到一名陌生男乘客偷拍,男乘客鞋尖部位有疑似微型摄像头物件,此事引发广泛关注。据成都公安局轨道分局通报,违法行为人刘某(男,27岁)已被抓获。经查,刘某为寻求刺激,在成都地铁公共区域内,使用私自改装的偷拍设备对女性乘客裙底进行偷拍供个人观
2025-04-30 19:00:00
绣球花海、绿意森林、童话小屋……4月28日,占地100㎡的“双流·海蒂的花园”在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亮相,与两个月前开放的T1航站楼主题花园共同构成西南地区首个“双航站楼双花园”景观。这座机场里的“后花园”以自然美学与沉浸式体验,吸引众多旅客驻足休憩、拍照打卡。机场里的“后花园”旅客打卡新地标
2025-04-29 10:13:00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4月23日至25日,“2025湘菜湘品文化周”活动在北京举办,我市7家企业携134款特色农产品参加。怀化展区内,新晃沛霖龙脑的蒸汽眼罩、龙脑膏等健康产品引发体验热潮,每日需从北京仓紧急补货,销售额10万余元。怀乡怀品公司带来的山背香米、蜂窝窝蜂蜜、茯苓面条和黄金贡柚等108款精选产品
2025-04-28 17:13:00
4月28日,根据北京边检总站的预测,五一假期期间,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量将达到31万人次,其中首都机场口岸预计出入境人员数量为22.5万人次,日均4.5万人次,较2025年4月日均增长9.7%;大兴机场口岸预计出入境人员数量为8.7万人次,日均1.74万人次,较2025年4月日均增长13.8%。(财联
2025-04-28 1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