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5:39:00
北京日报 图
针对粉丝在登机口聚集追拍、进入隔离区后追逐逗留拍照等扰序行为,首都机场公安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分局依法打击多名违法行为人,今年以来已对31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考虑到今年才过去一个季度,就有31名粉丝受到了行政处罚,这个数字并不低。换言之,31名粉丝背后想必还有大量的围观接机事件。必须明确,粉丝接机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公共秩序和机场安全,一旦因为聚集围观导致场面失控,法律绝不会容忍。
类似的案例,近年来其实在很多机场都发生过。2019年一次粉丝接机,由于现场人太多,上海虹桥机场的自动扶梯玻璃直接被挤碎;2023年4月在首都机场也有6名粉丝试图“刷关”(即粉丝购买与明星相近时间的机票,过安检达到“追星”目的后,再退票的行为),最终被给予行政处罚。
这些疯狂的粉丝“接送机”行为,不仅让公众反感,而且有可能导致机场混乱、飞机晚点,损害普通乘客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大力度治理类似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从首都机场公布的信息看,目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除了行政处罚之外,首都机场公安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分局还建立了“文娱机构-文旅部门-公安机关”协同治理机制,召开“粉丝”秩序管控约谈会,试图从源头上治理违规接机的问题。社会也期待着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强化,形成更大的力度,给粉丝行为立规,也给公共秩序更大的保障。
还应追问的是,这些粉丝为何能轻易得到明星的出行信息?类似的隐私泄露问题,也应当纳入治理视野。
比如今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判决了一起案件,某航空公司外包客服工作人员,非法获取艺人航班信息等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涉及王俊凯、王源、时代少年团等多位艺人,共获利1万多元,最终被判决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一年。
这样的司法判例也是个警示,对于倒卖出行信息的行为,必须严加打击。只有进一步强化隐私保护,才能对粉丝违规接机治理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从更深的层面看,狂热的“接送机”很多时候也成了“粉丝经济”的一部分。很多接机并不是一种自发行为,而是经纪机构、粉丝群体为了营造明星人气的一种表演。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这些接机行为在粉丝群体内部高度组织化,乃至商业化,接机行为还有相应的报酬,成为人气造假的一部分。
对此,无论是明星艺人、经纪公司、粉丝群体都应当有所反思。要知道,如果连遵守、尊重公共秩序都做不到,又凭什么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爱?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十味
相关文章
因机械故障,国航一伦敦飞北京波音777航班备降俄罗斯,最新通报
8月27日,@中国国际航空 就“由伦敦飞往北京的客机备降俄罗斯”一事发布通报:北京时间8月26日,从伦敦前往北京的CA856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机组按程序处置安全备降。为做好旅客服务保障,国航于当日调机前往备降机场执行后续航班任务,该调机航班已于8月27日4时40分顺利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2025-08-27 11:46:00
【简介】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8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记者:蒋志强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2025-08-26 14:47:00
德国老板耍抖音把自己变成餐厅活招牌,网友:“这个老外被重庆腌入味了”
一天,身高一米九四的德国人马丁,在抖音直播时板着脸问:“你们还想不想要福利了?”镜头里,一位男粉丝在屏幕上给他戴上了“猪八戒的帽子”。这种调侃互动,是他76万粉丝眼中的日常。马丁会说一口流利的重庆话,粉丝都叫他“假老外”。天气不热的时候,他常在重庆街头直播,不少路人一眼就能认出他。2015年,马丁辞
2025-08-23 20:13: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加拿大警方当地时间7月15日下午宣布,一架小型塞斯纳172客机遭到“劫持”并扰乱温哥华机场空中交通,涉案嫌疑人目前已被逮捕。警方当天早些时候接到报告称,涉事飞机于13时10分左右进入温哥华国际机场附近空域。警方随即做出应急处理,飞机在大约35分钟后安全着陆。警方表示,已逮捕嫌疑人
2025-07-16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