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04:27:00
【来源:扬中市人民政府_镇街区新闻】
春末夏初,油坊镇鸣凤村的研学游持续迸发火热活力。近日,这里迎来扬中市第一中学两批共计850名师生及家长,加上同期接待的其他学校团队,一周内累计接待超千名研学客群。鸣凤村以“乡野课堂+多元体验”的特色模式,推动春季研学订单量相较去年同期增长35%,成为周边中小学研学实践的“顶流”打卡地。
最受欢迎的农耕体验区里,石磨稻米的“吱呀”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挽起衣袖,将米粒倒入磨眼,见证其从粗粝到细白的蜕变;在传统灶台前亲手炒制米茶,焦香弥漫中体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而现场蒸制的水糕带着草木清香,成为舌尖上的“农耕记忆”。孩子们在田园里回归自然、释放天性,通过草坪露营、皂荚手工香皂、中药香囊等手工劳动解锁稻禾密码,在与自然接触的同时,感受从种子到餐桌的奇妙之旅,获得“掌心里翻腾的快乐”与“舌尖上的乡愁”双丰收。据工作人员介绍,秋季还将推出“稻田开镰节”“粮草转运站”等沉浸式项目,形成“四季皆有景,季季课不同”的研学矩阵。
乡村研学的魅力,远不止于农耕体验。鸣凤作为扬中红色革命的发祥地,方家埭内保留着古迹遗址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孩子们在古法水车中研习水利知识,感受古人治水智慧,将历史课本知识具象化;在溯源村史馆、新四军苏中五分区鸣凤革命斗争陈列馆沉浸式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理解革命先辈奋斗历程;通过学习打磨杆秤,体验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了解“一把杆秤的诞生”。
鸣凤村方家埭之所以能在研学市场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得天独厚且丰富多元的资源。作为省级传统村落,方家埭以“水环田绕、埭落棋布”的水乡肌理构建起天然研学场域。不论是宜人的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厚重的农耕文化底蕴,或是乡村红色文化基因、瑰丽民俗文化等,都为设计研学课程提供了宝贵“基因库”。
随着“行走的课堂”成为教育新趋势,鸣凤村正以“资源禀赋+课程创新”为双引擎,将乡村“好风景”转化为研学“好钱景”,走出一条“文化赋能、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数据显示,今年春季研学季以来,鸣凤村已接待市内外团队近30批次,营收同比增长万余元,带动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这个藏在水乡深处的传统村落,正以蓬勃的研学热潮,书写着新时代的田园诗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潮新闻客户端 潮客 小记者方语萌近日,淳安县屏门乡农田学舍共富农场内亲子农耕实践活动欢乐启幕,我们36组家庭携手走进田野,在汗水中感受“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活动中,通过课件演示与视频教学,同学们了解了水稻生长周期、农事规律及现代农业技术应用。解密农耕知识 作者供图在农业技术人员与“五老”志愿者指导下
2025-07-16 07:52:00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导购】进入7月,“神兽们”又开启了让家长们又爱又恨的暑假模式,即使在出游的列车上,他们要么满车厢乱窜吵闹,要么无聊的玩着家长的手机。如果此时某个小朋友掏出一台任天堂Switch游戏机,会瞬间集合整个车厢的孩子们,围在一起像极了80、90后家长们的游戏童年。Switch的最大亮点
2025-07-14 11:27:00
红网时刻新闻7月12日讯(通讯员 曲可欣 杜雅楠 谭紫英)近日,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法护乡村·智联未来”社会实践团顺利抵达岳阳市平江县加义镇,开启这场聚焦乡村法治建设与智慧发展的深度实践之旅。加义镇,作为湖南省特色旅游景观名镇与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承载着光荣的历史与红色基因。抗战精神至今熠熠生辉,感
2025-07-12 10:31:00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伯 华7月9日上午8点半,重庆忠县忠州街道香怡社区假期公益托管点内,50余名小学生已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做当天的暑假作业。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显示,这一天志愿者还会带着孩子们开展绘本阅读和手工制作。“以前是‘神兽归笼,家长头疼’,今年暑假,社区有了托管点,孩子
2025-07-11 1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