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8:08:00
3月28日10时30分,走进草庙子镇蒋家庄村幸福食堂,饭菜香气扑鼻而来,老人正陆陆续续幸福地享用美味的午餐,处处透露着“暖心的味道”。
伴随前来就餐的人群散去,厨房内,工作人员正将老人就餐的剩饭收集起来,送往村集体的养猪场。“剩饭喂猪,猪粪作肥料种菜,大棚蔬菜和猪肉再供应食堂,循环链上一分钱不浪费。”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翊算起经济账。
随着幸福食堂发展进入快车道,运营成本高等普遍性难题日益显现,对此,临港区积极探索“公益+市场”多元化幸福食堂运营模式,通过种养循环、跨村联建、企业合作等市场化手段,蹚出一条可持续运营的新路径,为老龄化社会下的养老服务提供了生动样本。
自运营以来,蒋家庄村通过自建蔬菜大棚、养猪场,食材成本降低近40%,40余名85岁以上老人得以免费就餐。然而,仅靠村集体补贴难以长久。为此,蒋家庄村探索“食堂外卖”模式增收:农忙时节为果农配送餐食,一季净赚万元;承接“三同教育”、研学团队用餐,吸引周边企业职工就餐,日均客流量增至40余人。“7块钱管饱,比快餐实惠!”在附近修河坝的工人刘军强已连续十几天选择蒋家庄村幸福食堂就餐。
如今,村集体养猪场存栏100余头,蔬菜自给率超九成,成本大头转向水电和人工,市场化“开源节流”成效显著。“去年食堂还靠补贴,今年已能自负盈亏。”刘翊语气中透着自豪。
以蒋家庄村创新探索为灵感,以跨村联建为基础,草庙子镇今年推出——多个村庄共享一个中央厨房、统一配餐、降低成本的幸福食堂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当天中午11时,草庙子镇东李家夼村的村“两委”准时驱车前往大东疃村取餐。“同一套厨房用品设备,人越多,摊到每份饭的成本越低。”草庙子镇副镇长、三级主任科员刘宁介绍,联建后配餐成本直降40%,联建村每日上报用餐人数,既避免浪费,又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大东疃村、东李家夼村、西李家夼村已率先“搭伙”,未来将推广至更多村落。
在悦泉社区幸福食堂,市场化思维同样贯穿运营全程。80余名老人每天享用健康搭配的自助餐,背后是村“两委”组织的志愿者队伍和企业的深度参与。
“我们通过号召辖区志愿者帮厨、发放餐食、清理碗筷,减少人工支出,还对外承接企业会餐,增加收入。”运营负责人胡道凤坦言,多元化经营让食堂有了“造血”能力。
从“政府包办”到“市场共舞”,临港区的实践印证:养老助餐并非“赔本买卖”,关键在创新机制。蒋家庄村的循环农业、联建村的共享厨房、悦泉社区的志愿服务……一顿暖心饭,不仅暖了胃,更暖了心,多样化的市场化探索,让幸福食堂跳出“输血依赖”,焕发内生动力。
(通讯员 邢瑜娉)
相关文章
媒体记者接到消费者反映,市场上有人打着“银发经济”的幌子,专做坑老骗老的勾当。这种骗局隐蔽性极强,消费者想取证举报困难重重。“香山真选”直播间“非请勿进”假鞋垫、假大米专坑老年人李先生向《财经调查》记者介绍了他父母从“私域”直播间买来的产品。除了羊奶粉、土蜂蜜、银耳、板栗、红枣、鱼罐头等食品,也有锅
2025-07-28 10:02:00
“一下楼就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有热乎的饭菜、暖心的体检,还能和邻居聊天,我很享受社区生活。”家住万柏林区下元街道的李富田谈及“家门口”的老年幸福院,笑意盈盈。在万柏林区,能享受到高品质养老生活的老人日渐增多,这得益于万柏林区精心打造的三级养老服务网。该服务网以“区级统筹引领、街道枢纽联动、村居扎根服
2025-07-05 06:22: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斌 近日,一段老人积水中倒地,身在附近的两名民(辅)警不去搀扶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有媒体报道称,事发地在周口市太康县王集乡葛岗村。从视频画面看,当时,老人在积水中步行时突然倒地,不远处的民警冲着老人倒地的方向观察并有喊话动作,并未上前搀扶。6月21日,记者从太康县公安局获悉
2025-06-22 09:53:00
把服务窗口开到病床前!福州民警上门为老人“办证”2025-06-18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见习记者 吴诗榕 通讯员 陈航“太感谢你们了,专门跑一趟,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在福州城投光大百龄帮颐养中心的康复病房里,86岁的肖老太太看着民警耐心为自己采集指纹,眼中满是感激。日前,福州市公安局洋中派
2025-06-19 06:06:00
美国通胀形势不容乐观!纽约联储称未受关税影响商品价格也在上涨
财联社6月5日讯(编辑 马兰)美国即将在下周公布5月通胀数据,但一些经济学家表示,情况并不乐观。据纽约联储周三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企业不仅提高了进口产品的价格以抵消关税成本,还提高了不收关税影响的商品的价格。经济学家们警告,这一定价策略将加剧通货膨胀风险。这份调查是在5月2日至5月9日期间进行的
2025-06-06 1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