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共品馥郁书香 聆听“爱书人”的阅读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9:29:00    

春色如许,读书正当时。在太原,有很多热爱读书、勤于学习之人。他们与书籍各有不解之缘,身体力行,把读书当成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世界读书日将至,带您聆听他们的读书故事,感受阅读的力量与美好。

李玉清一边读书一边记笔记

美好藏在书中

79岁的李玉清,是一名退休教师。30余年的教学经验,让他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老人回忆,教书时,业余时间很少外出娱乐,除了备课就是看书。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家里,品读各种报刊、书籍,成了他最喜欢做的事。退休后,依然保持着。

几年前,老伴去世。那段时间,书成了最好的“朋友”,给予他慰藉。他说:“一切美好,都藏在你读过的书中。”

玉园南社区网格员杨恩英对老人印象尤为深刻,每次入户看望,都被堆放在书桌、墙角、沙发上的各种书籍所打动,“读过的书,真多!”

老人不光读,还会抄录一些好句子和重要段落。几十年来,他写了50余本、10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也喜欢读报刊,常年订阅《人民日报》及《求是》,一边看一边做标注,最后还要摘抄或做剪报。

家里的晚辈,受此熏陶,也喜欢看书。特别是孩子们放假或休息回家,都会跑到书房里找书看。李玉清笑着说:“这种对书的热爱,已经在我们家代代相传。”

张惠芳在社区图书室阅读

书香温润时光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它让我增长知识,也感受到了快乐。”说这话的,是61岁的张惠芳。她不仅自己爱读书,还带着身边好友每天阅读,打卡分享。

她住在彭村路16号院,退休后,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还参加了一个演讲兴趣班。她发现,兴趣班有不少人喜欢阅读,大家聊天时,话题常围绕“最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兴趣班结课后,大家各忙各的,不能每天见。于是,张惠芳建了一个读书微信群,邀请十几名好友进来,开启线上打卡阅读,至今已坚持5年。

群里,大家轮流推荐一本好书,每晚9点前,各自上传读书视频,或分享心得,或朗诵片段,甚至演绎书中情节。“大家互相督促,能坚持读下去。读书,已经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32岁的陈女士也在群里,她觉得这样挺好,不会读到一半放弃,啥书也能看进去。

几年下来,群内累计打卡超万次,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书籍都会读。和泽苑社区网格员阎玉秀入户得知后,也很感兴趣,进群跟着一起阅读。目前,大家正共读《读史记 成大器》第三册“秦国崛起”。

从“一个人学”到“一群人读”,张惠芳觉得挺有意义,“阅读让退休生活有光,而分享让这光照得更远。”

任丽琴在书店选书

品味百般滋味

64岁的任丽琴,年轻时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退休后的生活,因读书而充实。

她对中国历史着迷,每周去一趟市图书馆,借阅《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后汉书》等经典史籍。她很喜欢作家贾樟柯说过的一句话:“只有在广阔中行走过,才能知道人的渺小。只有在历史中神游过,才能知道人生的短暂。”

有一次,她去香港旅游,同行的人都去逛商场,她却走进了旁边的书店。别人买了衣服、饰品,她则挑选了几本历史书籍,一副满足的神情。

对于这位居民,蓝山社区网格员王文月印象深刻,“任老师看书多,知道很多历史典故。社区有寒暑假公益课堂,她给孩子们讲语文,也讲历史。她说的内容,很多课本上没有,孩子们很喜欢听。”

任丽琴读书很投入,常“走进”其中。读《史记》,看到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那一段,她心里很不舒服,沉默了好久。她说,卷册之间,能体会到百味人生,心生向上的力量。

张苧琪周末在书店读书

书中自有答案

14岁的张苧琪,是万柏林第一中学校的初二学生,喜欢读书。休息时,每天写完作业就会捧书阅读。

据张苧琪的妈妈讲,上小学时,孩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诗词大会,回来一个劲儿地感慨:“诗词真美!”从此,他爱上古诗词,并逐渐扩展了阅读范围。

家里的书架上,摆放着500余本书,有经典名著、人文地理,也有诗歌散文、人物传记。除了买书,每隔半个月,张苧琪还必去一趟市图书馆借阅。逐渐,他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好处。语文课上,曾经不敢发言的他,如今能自信地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独特见解。学起这门课,一点不发愁。

4月19日,御德苑社区组织读书分享活动,网格员张睿玲特意叫来张苧琪,给大家分享读书经验。“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更加自信。”他说:“我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张建军在书房阅读

见思想见自我

46岁的张建军,在一家教培机构工作,常给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阅读各类科学书籍,成了他每天必做的事情。

“一本本读下来,感觉自己也接受了一次次培训,受益匪浅。”他说,还会广泛阅读心理学书籍,诸如《绘画心理分析》《认知觉醒》《底层逻辑》等,这样与孩子们沟通起来更加顺畅。他还喜欢读《道德经》《说文解字》《汉字人生》《了凡四训》等国学经典,每一次阅读,都像穿越时空的“对话”。

有一次,针对学习问题,有家长与孩子产生亲子矛盾,蓝山社区网格员刘梅霞入户调解无果,只好找到张建军。他参照书里所写,循序渐进开导,真把孩子说通了。事后,他激动地对网格员说:“多读书,真有用!”

好书很多,他常有一种“好书不厌百回读”的感觉。曾读过一本哲学书,看完心中有许多不解之处。他反复研读,笔记写了十几页,还跑到市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这才领会了书中抽象的哲学概念。他觉得,相比一本能轻松读完的书,这种“烧脑式”阅读,收获反而更大,能在书中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遇见更好的自我。

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阅读之乐。一本好书,于他们,是星光,是热爱,是不负的生活。

并州新闻‬ 记者 李涛 文/摄

相关文章

贵州江口太平:党建引领聚合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乡村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党建红”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走出了一条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今的太平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凸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一幅宜居宜业

2025-09-10 20:36:00

河南“80后白发校长”,有了新身份

还记得火爆全网的河南“80后白发校长”吗?他有了新身份“拿回去给俺妈吃”2021年4月13日河南周口一乡村小学“女孩舍不得吃鸡腿带回家给妈妈”的视频感动了很多网友发布视频的正是校长张鹏程80后的他已是满头白发视频火爆后二郎庙小学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留虾女孩”等视频也相继引发关注许多网友被这

2025-09-10 07:57:00

文明新风润沂蒙丨沂河郡府社区:以“和”为魂筑阵地,文化润民进千家

在临沂客户端讯“来,大家跟着节奏再练一遍,注意气息平稳……”健身气功队的老师正在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传统健身操。每周三下午,沂河郡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健身气功队的队员们便会相聚在此,一同学习传统健身气功操。这一场景,正是社区以“和”文化为核心,打造多元化文化阵地、开展常态化文化活动的生动写照。从青少年

2025-08-21 00:30:00

连续12年开新店,晓风书屋拂动杭城

暑期,杭州市曙光路的蝉鸣此起彼伏。“百橙号·西游技”文旅巴士载着一车书友,从晓风书屋阅见西湖店出发,一路向西,抵达余杭的村庄。陈英是晓风书屋20年的“铁粉”,对余杭之行赞不绝口:“之前经常带孩子去晓风书屋看书买书,如今跟着晓风去走读乡村,这样的体验很特殊,也很有意思,晓风一直在给我惊喜。”“我希望这

2025-08-18 09:33:00

江苏镇江:返乡大学生教小朋友学救护技能

8月13日,北京体育大学暑期返乡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江苏省镇江市官塘桥街道秀山村,开展“小朋友学救护技能”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小朋友学习心肺复苏、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和急救、自护技能,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石玉成 摄)作者:石玉成

2025-08-13 1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