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5:44:00
新重庆-上游新闻
在大家心目中,重庆最大的恐龙是谁?不少人会脱口而出“合川马门溪龙”,可按最新考古发掘的成果来看,它已不再是重庆最大的恐龙。
为迎接“五一”黄金周的到来,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推出“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巡展与“恐龙脊背上的城市——重庆”特展两大展览,市民可前往免费观展,26米长西南体型最大恐龙将在展览上首秀。
前不久,重庆古生物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重庆黔江发掘出比合川马门溪龙还要大的“巨型”恐龙家族新物种,属于巨龙形类,长26米,背高6米,脖子抬起来超过10米。它是我国西南地区目前发现的体型最大恐龙,将在本次特展中首次与公众见面。
恐龙特展以“寻龙密码”为主线,集结13种本土特色恐龙。在展览现场,市民可免费观赏西南地区最大恐龙化石、触摸会动的“活”永川龙,更有首套重庆恐龙地图、4.36亿年前“人类祖先”化石等珍贵展品亮相。
重庆古生物研究院首次构建出本土大型肉食性恐龙——巨型永川龙的仿真模型。该仿真恐龙是本次特展的明星展项,能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维度的共鸣交互,将硬核科研成果转化为可触摸的远古生灵。
重庆为什么是建在恐龙脊背上的城市?哪些地方可以观赏恐龙?针对这些市民关心的问题,展览推出《重庆恐龙化石地图》和《重庆恐龙科普文旅场所地图》,首次系统标注全市8.2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恐龙遗迹。现场配合杨钟健、董枝明、徐星等三代科学家寻龙故事的图文展陈,完整呈现重庆自1939年以来的古生物研究历程。
此外,古生物界的“全明星”和“人类祖先”的秀山鱼化石,也将亮相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与广大市民见面。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展聚焦的是国家战略创新成果,分四大板块系统呈现我国在深地、深海、极地等领域的突破。观众可近距离观察“松科二井”岩芯、“蛟龙”号潜水器等高精模型,了解智能化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等民生科技成果。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沙盘、海洋资源开发动态演示等互动装置,也将生动诠释“科技赋能发展”内涵。
【观展指南】
时间:2025年5月1日起,每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地点: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渝北区恒明路1号)
预约:免费参观,无需预约
交通:自驾游客导航“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非自驾游客可乘坐轨道交通至环线动步公园站(1号出口)或5号线幸福广场站(2号出口),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
记者 郭发祥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原稿点击:免预约免费观展!26米长西南体型最大恐龙“五一”首秀-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日该校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构成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来源:央视新
2025-09-04 14:15:00
来源:人民日报古生物学研究仍在不断推进,新的化石发现、新的技术应用都在为解开生命演化的谜题持续提供线索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学术界有关恐龙和鸟类关系的争论就一直延续,古生物学家们尝试追寻鸟类演化的证据。从19世纪赫胥黎首次提出鸟类可能源自恐龙,到20世纪后期一系列关键化石证据的发现,科学家们逐步“
2025-09-01 11:13:00
德国老板耍抖音把自己变成餐厅活招牌,网友:“这个老外被重庆腌入味了”
一天,身高一米九四的德国人马丁,在抖音直播时板着脸问:“你们还想不想要福利了?”镜头里,一位男粉丝在屏幕上给他戴上了“猪八戒的帽子”。这种调侃互动,是他76万粉丝眼中的日常。马丁会说一口流利的重庆话,粉丝都叫他“假老外”。天气不热的时候,他常在重庆街头直播,不少路人一眼就能认出他。2015年,马丁辞
2025-08-23 20:13:0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央视新闻客户端(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lly
2025-08-20 1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