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8:35:00
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26日电(记者王卓伦 陈君清)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所研究人员领衔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乳腺癌细胞为何能在人体内“休眠”多年不被发现,且在特定条件下“苏醒”并扩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信号传导》杂志上。
公报说,乳腺组织细胞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活跃”与“成熟”两种状态的转换。在癌变过程中,原本成熟稳定的细胞会异常回到早期活跃状态,快速分裂并形成肿瘤,甚至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后的部分癌细胞可以再恢复到“成熟”状态,变得不活跃,进而进入“休眠”状态。
研究团队发现,乳腺癌细胞的“休眠”过程与乳腺细胞从胚胎发育阶段向成熟上皮阶段转变的过程极为相似。通过模拟上皮细胞自然成熟过程,研究人员使三阴性乳腺癌(最具侵袭性的一类乳腺癌)细胞的OVOL1蛋白或OVOL2蛋白过度表达,从而诱导这些癌细胞进入“休眠”状态。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观察发现,肿瘤的生长受阻。
研究团队还发现,OVOL1蛋白虽能在短期内抑制癌症发展,却可能帮助癌细胞“伪装”进入长期“休眠”状态。当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尤其是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OVOL1蛋白表达减少时,癌细胞可能“苏醒”并更具侵袭性。
此外,研究团队还追踪了OVOL1诱导“休眠”的分子信号通路,发现癌细胞在“休眠”过程中会积累自由基,造成DNA氧化损伤和修复机制功能下降,从而形成大量突变。这一过程不仅使癌细胞更具侵袭性,也提高了其对治疗的抗性。
研究人员表示,约40%的1至3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仍面临复发风险。新发现有望为阻止癌细胞进入或逃出“休眠”状态、延缓甚至避免癌症复发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关文章
来源:人民日报古生物学研究仍在不断推进,新的化石发现、新的技术应用都在为解开生命演化的谜题持续提供线索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学术界有关恐龙和鸟类关系的争论就一直延续,古生物学家们尝试追寻鸟类演化的证据。从19世纪赫胥黎首次提出鸟类可能源自恐龙,到20世纪后期一系列关键化石证据的发现,科学家们逐步“
2025-09-01 11:13:00
女子被锁30小时咬破手指写求救信 外卖小哥发现带血枕头报警救人
8月16日报道,四川乐山。8月12日下午, 一名外卖小哥在某小区附近发现了一个白色枕头,上面是用暗红色液体书写的“110 625”,他赶紧报警。在排查中,一家酒店工作人员表示,6号楼25楼有一家民宿,用的就是同款枕头。民警随即直扑25楼。原来,8月11日上午,房东周女士打扫房间时,一阵风意外将她反锁
2025-08-17 08:22:00
贵阳铁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意见严惩铁路运输领域侵害未成年人行为
【来源:贵州检察】8月5日,贵阳铁路运输检察院(下称“贵阳铁检院”)与成都铁路公安局贵阳公安处(下称“贵阳铁路公安处”)、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铁路办事处联合出台《关于保障未成年人铁路出行安全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三家单位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数据互通共享,及早发现、有效
2025-08-10 13:04:00
7月17日,据日媒,日本演员远野凪子确认去世,年仅45岁。远野的亲属更新了她的博客发讣告确认死亡事实,根据警察的见解,死因是意外,而非自杀。据悉,7月初警方在远野凪子家中发现一具腐烂的尸体,但无法辨认是谁,后被确认为远野本人。近年来远野透露了自己一直与进食障碍作斗争,社媒的最后的更新日是6月27日。
2025-07-17 1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