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西和:拓展产业发展新渠道 激发群众增收新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3 12:23:00    

今年以来,西和县太石河乡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目标,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树立全力聚焦农户增收致富的鲜明导向,按照“13563”工作思路,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促进全民增收致富。

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驱动,挖掘乡村振兴“新引擎”。依托当地独特的光热水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增产增收模式,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培育鲈鱼对虾、花椒、核桃、订单辣椒、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采取“支部引领+合作社支持+能人大户示范带动+群众参与”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真正实现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凝聚在发展链上,把群众引领在致富链上。目前已建成鲈鱼对虾养殖日光温棚6座,累计管护花椒3200余亩、核桃2600余亩、中药材1500余亩,栽植订单辣椒300亩,真正探索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以产业融合发展为依托,提升农村增收“新动能”。太石河乡精心谋划,举办以“尝十味山珍、看百年水磨、赏千亩花海、叙万古长情”为主题的乡村文化旅游节,因势利导开通“太石河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将全乡银杏、白崖、山青以及周边景点有效链接,打破传统农业生产边界,主动对接市场对乡村旅游、休闲康养、民俗体验等多元需求,创新发展差异化、精品化的农文旅融合项目,积极培育各类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塑造乡村经济新动能,开拓乡村发展新空间。截至目前,累计接待县内外游客7200余人次,旅游综合创收25.1万余元,为文旅产业起势破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线上线下销售为抓手,探索产品销售“新赛道”。近年来,太石河乡不断放大电商助农增收效应,将电商直播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激发消费活力。自“支书直播助农”项目启动以来,村支书们化身“带货主播”,给直播间的观众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口感、来源、价格和制作方式,引发大家的热烈讨论和购买欲,带领村民探索电商助农新路径,推动当地“名特优新”农产品走出大山,帮助村民解决了销售难题,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今年以来,太石河各村党支部书记累计开展直播102次,销售产品6800余单,金额达到了27.5万余元,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云端销售”。

通讯员 巩凡 图/文

相关文章

全民健身 “悦”动星城

赵紫名一座座场馆拔地而起、一场场赛事精彩纷呈、一颗颗新星冉冉升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近年来,长沙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蓬勃开展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深化体教融合

2025-08-08 07:42:00

滚灯放光彩:嘉兴“乡博文韵” 实践团助力非遗传承与乡村文旅融合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通讯员 宋春秋乡村博物馆,是承载乡村历史与文脉的重要载体,根植于乡土、留存着乡村记忆,更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应时代而生的文化产物。2023 年,海盐丰山村国遗滚灯馆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为当地非遗文化传播与乡村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潮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嘉兴职业技术学

2025-07-28 10:22:00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丨民族团结心连心 共享美丽幸福西藏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丽君):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在历史长河中,民族团结早已成为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近日,记者深入拉萨各地,感受各族人民在西藏扎根的幸福生活脉搏。曲苏大院 各民族亲如一家的生动例证坐落在拉萨市八廓古城内的曲苏大院,是民族团结最真实的缩影之一——这座传统

2025-07-26 21:39:00

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团队赴榆林市榆阳区马合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深化校地合作,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发展,7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团队赴榆林市榆阳区马合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并举行了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活动聚焦现代化农业、智慧乡村发展及产学研融合,开创人才共促乡村振兴新格局。授牌仪式活动中,该团

2025-07-25 17:44:00

广东女篮开门红!教练邱银芬:用“快灵准风格……

7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组女子篮球项目决赛阶段(以下简称“十五运会群众组女篮”)在广东汕头正式开赛。本次赛事将分别在汕头的潮汕体育馆和正大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的20支代表队,汇聚汕头角逐桂冠,两个项目的金牌将于7月20日晚产生。在15日晚间进行的群众组女篮A组揭幕战中,东道主

2025-07-16 1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