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0:04:00
今年以来,在应对各种挑战的过程中,物流业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的能力,也为经济实现稳中向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当传统的物流业遇上AI,会发生怎么样的质变?
北京的一家物流数字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的重点发力方向就是利用大数据和AI系统来提高公路货运的效率。
作为一家公路网络货运平台企业,这家企业近几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都保持了10%到20%的年度增长。而这样的投入力度,在物流企业当中并不多见。
北京福佑多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郭晓鹤:我们全靠传统的人力去投入的话,成本会非常高,很容易就被市场淘汰,所以我们就用基于大模型的新的AI智能解决方案。
不仅仅是货物的在途监管环节,从货运定价到订单分配,到履约监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AI的应用场景正朝着贯穿货运全过程的方向在发展。
北京福佑多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陈冠岭:最重要优化的一个指标,就是要减少司机的空驶率。中国的卡车司机,通常空驶率可能30%到40%。借助AI空驶率已经降到6%到7%了,效率提升还是巨大的。
目前,AI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在江苏南京的一家物流数字平台企业,借助AI开发的智慧多式联运系统,已经开始投入商业实践。
中国物流集团中储智运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祁悦:这是系统基于所有真实的业务数据,生成的AI方案。AI的话,基本上就是几秒、十几秒。但是人工的话,可能需要三天的时间。
借助AI,不仅仅是大大缩短了多式联运方案的提出时间,而且在方案的质量上更加精准、有效。
中国物流集团中储智运战略研究院院长刘云飞:结合我们平台十年来累积的超过五千万笔的订单,同时覆盖六万条公路的线路、四千五百条水运的航线,系统会通过AI去比对上千种方案的组合,从中去选出最匹配客户需求的智慧多式联运的方案,实现物流需求的“一键生成”,这就是我们这套系统的一个强大的能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领域AI应用研究报告》,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人工智能的渗透率不断攀升并呈现加速趋势。AI技术的整体渗透率超过37%,其中运输场景应用的渗透率最高,接近80%。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刘宇航:通过“人工智能+”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以往人工信息传递的误差,有效地优化供应链组织方式,对于未来实现物流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物流装备上新
激发降本增效活力
今年一季度,在政策的助力下,物流装备领域也是活力满满,从国产冷机实现量产,到新能源货车快速更新,物流装备的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效助推物流运行效率的提升和物流成本的下降。
中车石家庄公司一季度企业拿到200台冷机订单,也是冷机装备实现国产化后的首笔大规模订单。这批冷机也将安装在冷链集装箱中,主要服务于中老铁路和中欧班列的跨境冷链运输。
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武:把高铁的技术平移到货运冷机上来。冷机装备有60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这个市场是巨大的。整个冷链的发展对装备的需求也是非常强烈的。
在政策的助力下,同样需求旺盛的,还有新能源货车。河北廊坊的一家物流企业,最近购置了30台纯电动冷藏货车,专门用于往天津的商超送货。
河北廊运集团瑞晟公司经理周航:也是借助国家有一个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利好政策,每辆车购置我们能享受35000元的补贴。这样我们购置成本就降低15%左右。
不仅购置成本下降了,依托越来越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新能源货车的营运成本也在明显下降。在浙江杭州,经常在萧山工业园区拉货的闫师傅告诉记者,供电公司超前建设的充电基础设施,让自己跑起新能源货车来也更加有底气。
据统计,一季度,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2.83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7倍。从整个行业来看,今年一季度,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均值为51%,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重点物流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在持续加码。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系副主任彭春:水陆的基础设施协同升级,同时运输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都对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强基建、促联通、保畅通
增强供应链韧性
今年一季度,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稳步推进,物流通道建设也在有序进行,通过强基建、促联通,加强内连外通,助力增强我国供应链的韧性。
在四川成都,总投资12亿元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工人们抢抓项目进度,全力保证6月按期投运。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诚:项目建成后,将新增集装箱堆场6万平方米,提升场站集装箱堆存能力40%,公铁联运集散效率提升20%。
同时,为了适应一些制造业企业向东南亚市场拓展业务的需求,成都国际铁路港积极组织安排开行跨境班列。近日,一趟五金产品专线班列从这里开出,驶向印尼雅加达,带动十多家当地的五金企业抱团出海。
四川吉采采供应链公司副总经理何洋超: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迎来基建的高峰期,对五金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我们公司紧抓境外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境外出口贸易。
一季度,物流节点建设也迎来了多点开花的新变化。在重庆,东盟木薯粉西南集散中心近日揭牌成立。搭乘中老班列,东南亚的木薯粉可更便利地运抵我国,为西南地区的食品加工、造纸等企业提供原材料。在山东威海,“速卖通”华北地区最大的单体出口一体化物流园区——“韩日流向仓”项目正在紧张地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可把原本分散在不同区域的存储、发货、集运、分拨等功能汇集到同一园区内完成,通过集中作业极大提升包裹的出库时效。
威海临港区商务局外经贸发展科副科长杨文靖:预计在今年“双十一”购物节前可以投入运营,从威海港发出的货物大概3到5天就可以到韩国消费者手中。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的海外仓布局也在加快推进。近日,顺丰首个全自营模式国际大型仓在西班牙启动运营,为我国出口企业提供“贸易前置”解决方案。我国企业在欧洲的仓储网络又添加重要节点,可显著提升物流履约效率。
一季度,全国共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58条,航向结构主要以亚洲航线和欧洲航线为主,我国的空中货运网络持续织密。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副院长穆东:物流畅通首先对贸易起一个保障的作用,第二,对贸易的安全、对贸易量的增加提供了一个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我国在国际物流和全球供应链方面,一直秉持着积极的开放态度,通过高品质的物流,来消解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增强供应链的韧性。
监制丨王琰 岳群制片人丨翟壮 丛威娜记者丨王善涛 梁雷 夏斯伟 河北台 威海台 徐州台编辑丨张昊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甘甜)日前,江西南昌印发《南昌市“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据悉,本次《方案》聚焦服务南昌市“8810”行动计划和其他经
2025-04-30 16:30:00
中央财经大学刘轶芳:ESG专业人才缺口巨大,需要开发针对性培训教程
本报记者 郭阳琛 张家振 苏州报道(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4月27日,以“新绿色 新未来”为主题的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工业园区新建元零碳馆举行。会上,首部企业ESG评价师教程《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评价通论:概念、框架与应用》(以下简称“《评价通论》”)预热发布。
2025-04-30 11:34:00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4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系列发布会首场活动,结合省近期出台的《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发布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相关措施。今年,安徽省将强化市场基础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建立健全市
2025-04-30 08:54:00
合肥梵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FUNHOOO 梵琥”商标获核准
天眼查财产线索显示,近日,合肥梵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FUNHOOO 梵琥”商标获核准,国际分类为03-日化用品,商标注册号73465951。资料显示,合肥梵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阳建帮,成立于2023年,位于合肥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00万人民
2025-04-30 0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