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美媒刊文批废核! 示警台湾“已成美国战略负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31 08:35:00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民进党当局推动“非核家园”政策引发岛内外质疑,继先前遭美国《国家利益》杂志(The National Interest)批评“自毁长城”后,美东时间5月29日该刊再刊出一篇重磅评论文章,直言台湾的能源政策错误,已不再只是内部问题,而是美国国防部署上的战略负担,必须尽速修正。

文章作者为民意代表陈菁徽办公室幕僚、律师孙廷祯。他指出,台湾当局宣布废核不到一周,美国白宫即发布行政命令,推动先进核能技术部署以支持AI与国安体系,两者对比“极为讽刺”。台湾地处战略敏感区,却选择在当前局势下关闭核电,对外释出“不重视自身防务安全”的错误讯号。

文章提到,政策宣布后不到几日,台湾即爆发供电危机,备转容量跌破8%,远低于安全标准15%,台当局急调兴达电厂过期燃煤机组应急,显示能源韧性极为薄弱。

孙廷祯指出,美军历次兵推均显示“时间”是台海战局关键变量,台湾需撑过至少30至90日,但若电网瘫痪、基础建设失效,将直接影响美军投射能力,并使选项受限、成本大增。他强调,维持既有核电机组运转,是最直接可行的第一步,这些机组燃料可撑两年,抗海上封锁,对军事基地运作更具关键性。

文章也提及,台军目前指管系统、情报作战、无人机与联合作战整合皆倚赖稳定电力,然现阶段多数设施仍依附民用电网,后备电力仅靠发电机,不足以支应战时需求,尤其在燃料运输线遭封锁下更显脆弱。

对于岛内反核论述,文章批评台湾长期陷于对核废料的恐惧,事实上,台电已具备干式储存技术,问题根源在于政治怯懦。台当局未曾真正处理扩建、说明与透明机制,反而一概逃避,最终导致放弃选项、错失战略空间。

文章最后直言,华府若真将台湾视为伙伴,就不能再让其能源政策失误转嫁为美国战略负担,必须在情势恶化前“实时修正”。

来源:华夏经纬网

相关文章

美学者发文:“别再搞零和博弈了,要探索与中国共同发展之道”

美国学者斯蒂芬·沃特海姆是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美国国家治理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近日,他在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文章说, 将中国塑造为“敌人”将阻碍美国自身发展,削弱美国的全球影响力。《金融时报》网站截图文章说,没有人知道美国对华政策走向,或许就连特朗普自己也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的第二

2025-07-19 14:33:00

“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特朗普签署《天才法案》

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标志着美国首次正式确立数字稳定币的监管框架。 该法案明确要求稳定币发行方1:1持有美元资产储备,发行目的是支付或结算,而非证券或商品,同时也限制科技巨头发行稳定币,并强制联邦或州级牌照管理。 在

2025-07-19 11:13:00

俄称高度关注西方援乌远程武器 核威慑政策仍有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6日在莫斯科说,关于西方讨论向乌克兰提供远程作战武器一事,在俄方议事日程中处于显要位置,俄方正高度关注所有相关消息。佩斯科夫表示,美国过去和将来都会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这是“一门生意”,问题是谁为此付钱。他表示,欧洲国家在是否由本国出资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

2025-07-17 11:40:00

“不明物体”被扔过白宫围栏,美国特勤局紧急封锁该区域并疏散记者

据美国《国会山报》等媒体报道,美国特勤局当地时间7月15日紧急封锁白宫北草坪,并要求当场所有媒体人员疏散至一个新闻简报室。据报道,消息人士称,似乎有“不明物体”被扔过白宫北草坪的围栏。特勤局人员将站在屋外的记者带入简报室,但未提供进一步细节。特勤局约30分钟后宣布解除封锁,允许记者重新进入北草坪。关

2025-07-16 10:43:00

暖心政策“量身定制” 发挥人才“磁场效应”

近日,青年人才在南宁市青年人才驿站总部基地站参加非遗竹编体验活动。 本报记者宋延康 摄又是一年毕业季,南宁市人社局聚焦应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求职需求,以政策为舵、服务为帆,为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制了包含人才、就业、住房等在内的政策“大礼包”,以更高质量就业服务助燃“毕业季”,护航“青春梦”。2022年

2025-07-15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