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城里人”越来越多 给河南带来怎样变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5:05:00    

近期,202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外公布。

其中,河南常住人口的变化,引起不少关注。

河南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这是河南经济增长的底座。

从河南变化中,我们能读到哪些信号?

【信号一】“城里人”越来越多 消费市场越来越火

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7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795万人。

与过去三年(2023年:5701万人;2022年,5633万人;2021年:5579万人)相比,保持着连续增长的趋势。

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无论是因为农村人口进城,还是外省人来豫,都意味着将带来更多的消费增长潜力。

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来看,2020年至今,河南每年的增幅都在1个百分点左右,今年达到59.22%。

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常住人口增加,都为经济的内循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4年,河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高增长,增速全国第二,就是很好的例证。

而这,也是河南拥抱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底气。

当然,“城里人”的不断增加,同样对社会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等,河南持续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就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为大家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信号二】乡村常住人口虽然减少 但需客观看待

从统计公报看,虽然全省乡村常住人口有所减少,但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仍然充满活力:

包括农林牧渔在内,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增幅高于2023年;

粮食产量不仅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且2024年实现了正增长,彻底摆脱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

而从消费市场来看,2024年全省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迅速,而且增速高于城镇。结合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缩小,我们也能够看出,无论农民收入还是农业生产,河南不仅底子厚、而且发展的势头向好。

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到沿海或者外省打工,追求更高的收入,这也是人之常情。乡村常住人口数量的减少,也需要我们综合分析、客观看待。

总的来看,“城里人”增加,城市、农村消费市场的火热,都是河南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深入分析河南人口的变化,能够读懂河南经济向好的基本面。(宋迎迎)

相关文章

滚灯放光彩:嘉兴“乡博文韵” 实践团助力非遗传承与乡村文旅融合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通讯员 宋春秋乡村博物馆,是承载乡村历史与文脉的重要载体,根植于乡土、留存着乡村记忆,更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应时代而生的文化产物。2023 年,海盐丰山村国遗滚灯馆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为当地非遗文化传播与乡村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潮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嘉兴职业技术学

2025-07-28 10:22:00

还在洒水!暴雨预警持续,今天福建中南部地区有暴雨

福建省气象台27日9时30分继续发布“暴雨预警Ⅳ级”未来三天天气预报今天,全省阴有中到大雨,伴有雷电,莆田大部、平潭大部、福州(闽清、永泰、福清)、泉州(泉港、德化、洛江、安溪、南安、永春)、厦门(集美、同安、翔安)、漳州(东山、长泰、诏安、漳浦、华安)、龙岩(新罗、连城、漳平)、三明(尤溪、清流、

2025-07-27 11:04:00

以高质量提案办理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李点)7月21日、24日,省政协副主席王战营带队围绕《加快实施林业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美丽河南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发挥侨商侨企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提案》,在郑州市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实地查看了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情况,深入部分侨企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会上,提案者、提案

2025-07-26 08:13:00

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团队赴榆林市榆阳区马合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深化校地合作,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发展,7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团队赴榆林市榆阳区马合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并举行了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活动聚焦现代化农业、智慧乡村发展及产学研融合,开创人才共促乡村振兴新格局。授牌仪式活动中,该团

2025-07-25 17:44:00

河南60岁以上老人新增补贴!这样申请能拿1.2万

7月21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近期该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和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河南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面向居住在我省的年满60周岁(计算时间截至2025年12月31日)老年人购买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给予补贴,每房补贴上限为1

2025-07-22 0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