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累计建成189.58平方公里!南昌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9 11:48:00    

南昌,

襟三江而带五湖,

生态资源丰富,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

水域面积占全市区域面积近30%。

襟江带湖、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

让这座滨江城市不断面临治水理水的挑战。


因水而生,依水而兴。

自2022年入选

“十四五”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

我市以“水”为笔,以“绿”为墨,

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深度融入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流程,

致力于打造宜居、韧性、智慧之城。

如今,

历经三年示范期建设,

我市累计建成海绵城市区域

189.58平方公里,

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为47.79%

连片示范效应显著。


全域统筹 协同发力


2024年6月1日,《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南昌海绵城市建设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这一地方性法规构建起“1+1+N+X”政策体系,即“1部法规+1个管理办法+N项全流程管控文件+X项技术保障性文件”,使得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全流程管控,让海绵城市建设有法可依。

  “过去项目审查时,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常被忽视,现在必须上传‘住建云’平台专项审查,一旦违规,将直接影响施工许可。”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做法已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政策条例的推进下,我市按照“全域系统化推进、全流程强化管控、全类型示范引领”的工作路径,确定了“2+N”的推进模式,即打造鱼尾洲和鱼目山2个重点示范片区,结合“N”个城市特色,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排水单元达标改造、内涝积水点整治、沿江排涝泵站建设等具体工程项目建设中,彰显“山水城相依、城景文交融”的特色。

  在鱼尾洲湿地公园,南昌高新区城市建设管理局环境科工作人员张阳指着脚下的透水混凝土步道说:“这里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地面用砖也是透水材料,下雨时雨水能够快速渗透,经净化后补给艾溪湖,每年可节约绿化用水超万吨。”张阳表示,通过“水上森林”“水下森林”生态系统,鱼尾洲湿地公园不仅斩获国际建筑大奖,更将四类水质提升至三类,成为城市“绿肾”。


改善生态 焕新城市

夏日傍晚,家住新建区长堎街道龙珠社区的胡美锋,晚饭后与家人们来到了乌沙河畔。夕阳下,只见乌沙河似一条玉带蜿蜒流淌,岸边的马兰圩湿地公园里,向日葵、波斯菊等鲜花迎风绽放。这片200余亩的湿地种植了10多个品种的鲜花,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眼前的美景让人难以想象,曾经的乌沙河,“河里满是污水,天一热臭味飘散。”64岁的胡美锋说起以前的乌沙河直摇头。

  发源于梅岭山脉的乌沙河,是赣江中下游北岸的一条支流,2015年以前,乌沙河沿河两岸环境差,河道垃圾成堆,城中村生活污水直排造成水污染严重。

乌沙河水清岸绿风景如画

为对乌沙河进行彻底“去污”,新建区陆续投入资金30多亿元,对河道沿线城中村实施房屋征迁,累计拆除老旧房屋2万多栋,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2万多米,完成清淤50万立方米,种植3万平方米的水生植物。为解决水体黑臭问题,礼步湖畔还建成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日处理污水量2万吨的污水处理站。改造后的乌沙河沿岸面积从24平方公里拓展到42.9平方公里,沿岸建起欣悦湖、马兰圩、龙庭等多处生态公园,串起了城市沿线的景观,扮靓了群众的生活环境。

  从过去的“臭水河”到如今的“幸福河”,乌沙河水环境的变化,是我市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生动注脚。我市大力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累计投入200多亿元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污水集中收集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市14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以上,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

  水安全关系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市实行“一点一策”,不断完善河湖调蓄水体、排涝站、自排闸的蓄排平衡调度体系,洪涝统筹能力显著增强;充分利用近3300万立方米的河湖调蓄空间,每年用于河(湖)生态补水、道路及绿地浇灌、市政杂用等雨水量超200万吨,雨水资源化利用意识显著提高。截至2024年年底,我市生态岸线比例达72.4%;天然湿地保护率稳步提升,城市水生态持续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品质提升 功能优化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化全域性推进,从建筑小区到市政道路,从休闲公园到河湖堤岸,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生态旱溪、下沉式绿地等海绵设施随处可见。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我市城市建设中深度落地、广泛应用,城市功能与品质日益提升。

  南昌经开区居民李先生对玉屏大街积水点的改造深有感触:“不仅解决了积水内涝问题,还提升了我们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在南昌经开区空港花园安置房小区,通过建设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雨水管道等设施,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如今,这里“大雨不内涝,小雨不湿鞋”,市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的校园经海绵化改造后,雨天路面雨水飞溅的现象消失了,天一湖的水质更清了。“改造之后,下雨天出行方便多了。”学生们纷纷点赞。

  海绵化改造让城市建设不仅有“面子”,更有“韧性”,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分类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新城区强化目标导向,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老城区突出问题导向,针对老旧小区设施有短板、绿地布局不均衡等问题,发挥南昌城市更新试点优势,采用“海绵+”模式,将老城区系统融入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是全体市民的共同事业。我们已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入校园,通过举办相关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度,真正实现从娃娃抓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民共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广东省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近日,广东省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传达学习中央第八巡视组巡视广东省工作动员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克庆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这次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

2025-07-20 18:13:00

6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

6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2025年6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2025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一、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6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

2025-07-15 09:52:00

奔流城市计划丨千年雄关魂 今朝嘉峪新

6月26日,“奔流城市计划”探访团深入嘉峪关市,实地探访以奇险著称的悬壁长城。攀行于这段依附45度山脊、形似凌空倒挂的长城,其独特险峻与蕴含的“明墙暗壁”古代军事防御智慧,令探访团成员们惊叹不已,更揭开了戈壁雄关深厚的历史底蕴。下午探访团深入甘肃紫轩酒业,见证戈壁明珠如何孕育醇香,解码中国葡萄酒产业

2025-06-27 13:33:00

让城市“血脉”更通畅 看重庆如何巧解排水管网“三难”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廖雪梅6月,重庆进入主汛期,雨水“光顾”频率增加。此时,一场关于排水管网建设改造的攻坚行动也正与时间赛跑。“今年,我市计划新建改造排水管网2500公里。”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称,为了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畅通雨水排放通道,保障城市运行安全,这项攻坚行动不

2025-06-19 20:54:00

肥城市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2日讯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城市功能的关键环节,也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日,记者从山东省肥城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山东肥城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共143个,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加速推进。走进肥城市桃花园西区改造现场,记者看到,外墙保温板安装、墙面粉刷等正在同步进行,工人们紧张

2025-06-12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