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1:00:00
春季气温多变,忽冷忽热,流感、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也进入高发期。25岁小伙陈升(化名)因一场“小感冒”经历生死劫——持续低烧自行服药后突发多器官衰竭,心脏功能仅剩20%,感染指标超常人4000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多学科团队启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和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在诊疗中抽丝剥茧,最终在小腿处切开引流300毫升脓液逆转危局。专家警示:流感≠感冒,青壮年出现胸闷、尿少、脸肿需高度警惕暴发性心肌炎。
一场低烧引发“感染风暴”
“当时以为就是普通感冒,没想到差点把命搭进去。”体重200斤的陈升回忆,最初仅出现低烧、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药未见好转。第5天突然晕倒送医,检查结果令人心惊:脓毒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竭,心脏射血分数仅剩20%。
“患者陷入典型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就像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占国描述,团队连夜启动ECMO和CRRT维持生命体征,为濒临停跳的心脏争取生机,24小时不间断清除体内毒素。
但感染指标仍高达200多,相当于正常值的4000倍,说明体内存在持续释放毒素的感染灶。刘占国表示,很显然,陈升体内可能存在一个隐蔽的感染源,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大量毒素,导致病情持续加重。
图/视觉中国
切开小腿探查,发现细菌感染
感染病灶到底在哪里?当治疗陷入僵局时,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主任石胜军发现关键线索:“患者右小腿有轻微肿胀,触摸皮肤表面温稍高,虽然B超未见明显脓肿,但经验告诉我有问题。”
“尽快切开探查!”石胜军主任果断决定,把患者推进手术室。果然,大量灰黄色脓液从小腿切口流出,找到了感染源。手术团队清理坏死组织,并引流脓液——隐秘的小腿蜂窝织炎正是感染源头。术后次日,陈升的药物用量减半,最终转危为安。
专家介绍,流感病毒绝非普通感冒!有一部分人感染流感后,机体免疫反应非常强,科学上称之为“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风暴”的目标是清除病毒,但也可能导致患者自身的机体损伤,导致心肌炎、多器官衰竭等危重并发症。
“肥胖人群抵抗力较弱,流感合并细菌感染极易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石胜军解释,这种过度免疫反应会无差别攻击心、肺、肾等器官,“就像战场上友军误伤,需要及时阻断感染源。”
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超50% 有这些信号别硬扛
据统计,暴发性心肌炎约占急性心肌炎病例的10%-20%,死亡率高达50%-70%,多见于青壮年。“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症状与感冒高度相似,但进展极快。”刘占国强调,当出现持续高烧3天不退、胸闷气促、尿量减少伴面部浮肿时,务必立即就医。
春季气温波动加剧呼吸道疾病传播,专家特别提醒:
1、老人儿童出现高热、精神萎靡需警惕重症。
2、青壮年感冒后严禁剧烈运动,以防诱发心肌炎。
3、肥胖、慢性病患者应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是医生们硬把我从鬼门关拽回来的。”出院时的小陈心有余悸。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治案例,为公众敲响警钟:特殊人群遭遇“小感冒”,切莫掉以轻心。
文、图| 记者 张华通 讯员 卢钰仪
编辑:李可欣
相关文章
4月15日晚,漯河市中医院外一科一名高龄住院患者突发鼻出血,该科副主任耿鹏查看病人情况后立即联系耳鼻喉科主任宋晓。宋晓闻讯立即从家中赶往医院。快速到达医院后,宋晓见到了已被转运到耳鼻喉检查室的患者,并询问相关情况。随后,宋晓通过专业仪器发现患者左侧后鼻腔一支小动脉有活动性出血。考虑到患者因病情导致的
2025-04-18 17:23:00
眼科护士的5年“晶”彩蜕变:从见证者到受益者,ICL开启清晰人生
通讯员 冯月在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有一位忙碌而亲切的身影,她就是眼科护士王娟。五年来,她无数次亲手为近视患者戴上术后护眼罩,用温柔的话语安抚他们的紧张情绪,见证了众多患者重获清晰视界后的喜悦。然而,每当夜深人静,她独自摘下隐形眼镜时,眼中总是流露出疲惫与无奈。隐形眼镜虽能帮她看清世界,却也
2025-04-17 21:16:00
平邑县人民医院:二次开胸成功换瓣 “大心脏”患者重获“心”生
鲁网4月17日讯 20年“工龄”的人工心脏瓣膜功能损坏,病情持续恶化,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保守治疗难以维持,而再次开胸更换新瓣膜难度飙升,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心脏血管破裂大出血,身体脏器难以耐受手术打击。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平邑县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团队迎难而上,成功为61岁的徐先生(化名
2025-04-17 15:14:00
“小感冒”险夺命!25岁小伙“感染风暴”致多器官衰竭,医生在小腿寻得“隐形炸弹”
春季气温多变,忽冷忽热,流感、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也进入高发期。25岁小伙陈升(化名)因一场“小感冒”经历生死劫——持续低烧自行服药后突发多器官衰竭,心脏功能仅剩20%,感染指标超常人4000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多学科团队启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和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在诊
2025-04-10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