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存栏38.3万+出栏16.5万 吕梁肉牛产业领跑全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0:01:00    

近年来,我市聚焦肉牛产业发展,大力培育链主企业,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与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据统计,2024年我市肉牛存栏量达38.3万头,出栏量为16.5万头,饲养量稳居全省第一,产值16.2亿元。

走进方山县宏康牧业公司肉牛养殖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圈舍,一头头壮实的肉牛,一道道规范的流程,构成了一幅现代化大规模养殖的新画卷。作为吕梁肉牛产业链主企业之一,宏康牧业养殖配套设施设备齐全,拥有2万头肉牛育肥基地和年屠宰3万头肉牛屠宰厂,可饲养肉牛8000头,为方山县肉牛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依托当地发展肉牛产业独特优势,方山县建成了全市首个市级肉牛产业研发中心,改良肉牛1.2万头,新建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6个,扶持饲草加工企业4户,初步形成了“肉牛品种改良、农户繁殖、规模育肥、屠宰加工、市场销售”一条主链和牛粪再生利用、饲草种植加工、纯粮白酒酿造三条辅助链,目前全县肉牛存栏达到5.8万头。肉牛产业已成为方山县域经济的支撑产业、百姓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区域特色的品牌产业。

方山取得的成绩是我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推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动缩影。在养牛企业、养牛大镇和重点村的建设上,我市充分挖掘各地资源优势,出台了《吕梁市关于支持农业生产的若干措施(试行)》,从产能提升、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发力,为肉牛产业发展筑牢政策根基。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创新信用担保方式,完善农户小额信贷制度,协调解决资金难题。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工作站的专业优势,精准对接当地肉牛产业的技术需求,通过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升全市肉牛养殖户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目前,已成功发展交口县富顿生态智牧有限公司、山西耀达养殖有限公司、方山县宏康牧业有限责任公司3个链主企业,建成4个养牛大镇、20个养牛重点村,培育8户省级龙头企业,设立8个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初步构建起集良种繁育、饲草种植、规模养殖、屠宰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以及品牌建设为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条。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肉牛产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完善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推动肉牛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刘子璇)

来源:吕梁日报

相关文章

贵州江口太平:党建引领聚合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乡村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党建红”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走出了一条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今的太平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凸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一幅宜居宜业

2025-09-10 20:36:00

新华视点|各地多维度发力 多元探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期,多地立足自身实际,在传统耕种、文旅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这些实践正绘就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农技专家田间“把脉” 科学施策护航水稻丰收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崇化村黄鄱塘,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向种粮大户推广叶面肥喷施技术。除喷施叶面肥

2025-09-04 10:29:00

双核引领双圈协同

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双圈协同发展,有助于发挥山东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与沿黄流域省份战略协同,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互动合作,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协作等,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打造国家优化南北布局、培育北方新增长极的战略支点。推动济青双圈

2025-09-01 06:44:00

暑期篮球联赛

在全民健身日之际,临县篮球爱好者自发组织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暑期篮球联赛,以赛事为媒介,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注入新的活力。 陈平 摄来源:吕梁日报

2025-08-30 11:21:00

从5号楼启用看前海如何“四链融合”全球引才

“前海5号楼”设有“探索之门”“无界空间”“城市看台”等八大功能区域。外籍人才走进前海开展交流。8月27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一处显眼楼栋里,优必选WalkerS1机器人站在模拟的智慧工厂流水线上精准嵌入零件;戴着雷鸟AR眼镜的外籍人才,指尖在空中轻触,即呈现动态导航数据;Insta360影石全景运

2025-08-29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