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从5号楼启用看前海如何“四链融合”全球引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08:13:00    

“前海5号楼”设有“探索之门”“无界空间”“城市看台”等八大功能区域。

外籍人才走进前海开展交流。

8月27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一处显眼楼栋里,优必选WalkerS1机器人站在模拟的智慧工厂流水线上精准嵌入零件;戴着雷鸟AR眼镜的外籍人才,指尖在空中轻触,即呈现动态导航数据;Insta360影石全景运动相机扫过全场,让人沉浸式逛展……

这些充满未来感的画面正是新启用的“前海5号楼”日常图景。作为前海链接全球人才的新载体,这里将打造“咨询最全、服务最优、体验最佳”的大湾区国际人才服务枢纽。

“人才是第一资源,前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合作平台,有基础、有能力为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作出贡献。‘前海5号楼’启用后将加快成为融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国际人才枢纽,推动前海成为人才实现梦想的‘黄金舞台’。”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管理局局长王守睿表示。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成立15年来,前海始终以制度创新“试验田”破除人才发展壁垒,以创新人才“集聚区”汇聚全球智力,以人才发展“宜居地”优化服务生态,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工作“前海样板”。

最新数据显示,在前海工作的外国人才超3000人、生活的外国人才超5000人,研究生以上人才超5.1万人,集聚66万名现代服务业人才和产业科技人才,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凸显。

撰文:张玮 程鹏 受访单位供图

多项首创机制打破壁垒 搭建国际人才入湾“第一通道”

“前海5号楼”启幕前一周,迎来前海规模最大的香港青年单日参访团,“香港太平绅士”黄梓谦是主要推动者之一。2024年底,他与汇丰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分别被聘为“前海首席港澳联络专家”和“前海首席经贸专家”。

全球揽才并拓宽国际人才参与前海建设渠道的背后,与前海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以多项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打破国际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关。

首先是大力破解外籍人才“留居难”问题。经前海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积分达标技术人才都可直接申办在华永久居留,无需复杂流程,前海推荐量居广东自贸区首位。同时,设立全市外国人才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并联办理”。

其次是搭建高效入境与居留通道。“我们打造‘一站式、集成式’国际人才服务平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提供便捷的安家落户服务。”前海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执行董事谢永刚说。

谢永刚介绍,该中心可一站式办理涵盖入境居留等406项政务服务,以及求职对接等294项商务生活服务。同时,率先设立广东首个“香港人才工作站”,为企业注册、税务等293项跨境政务提供通办支持。

此外,前海全球引才的步伐也逐渐提速。一方面,率先构建“工作地点、薪酬、竞争力”等多维度指标体系,科学评判人才引进可能性,实现国际人才“精准触达”;另一方面,常态化推进“国际人才招聘计划”,已发布3万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岗位,成功吸引逾万名国际青年人才前来发展。

目前,前海已汇聚9所国际学校、10家国际化医疗机构,并持续建设可感可知、融入日常的国际人才社区与公寓,助力国际人才实现与本地“无差异”的工作与生活体验。

如今,前海已构建起“引才—用才—留才”的全链路闭环,成为国际人才进入大湾区的“第一通道”。

港企港人加速集聚 打造深港人才融合“核心枢纽”

香港税务师张国和的深港双城生活已经过了近4年。这得益于前海的新政策,将港澳涉税专业人士跨境执业从考试制改为登记备案制,同时取消其执业天数、合伙人占比等要求,允许其发起设立税所。张国和第一时间就与永诚(深圳)税所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其香港合伙人。

这是前海推动港澳专业人才流动的缩影。目前,前海已允许税务师、建筑师、医师等26类港澳专业人士经备案即可执业,备案人数达1147名,并有63家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机构备案,12家深港澳联营税所和12家粤港澳联营律所设立运营。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更是两地人才融合的“桥头堡”。这里推出“1元创新坊、5亿元资金扶持、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的“1510”计划,以真金白银降低香港青年创业门槛,助力香港青年圆梦。

截至目前,梦工场在园团队535个,累计培育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连续9年举办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参与的香港项目累计超2500个,逐渐成为香港高校创新创业中心,释放深港协同创新倍增效益。

从“深港联合招才引智机制”实现人才跨境自由流动,到“深港STEM博士计划”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再到港人北上前海工作可享“港人港税”暖心政策,前海正以“流动无壁垒、培养有体系、保障有温度”的举措,集聚上万家港企布局业务,1.2万港人在此工作生活,成为深港人才融合的“核心枢纽”。

66万产业人才与5.5万家科技企业 培育“四链融合”人才生态

上午9时,前海戴盟机器人全球总部实验室内,创始人段江哗带领团队调试DM-TacW——高分辨率视触觉传感器轻夹蛋壳,屏幕实时跳动压力、压力方向的曲线,蛋壳完好无损。

“前海有‘产业围着人才转、人才跟着产业干’的氛围,以及‘把技术变成产品、把产品做成产业’全链条支持。目前,我们已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不仅突破国外技术垄断,还拿下国际订单。”段江哗说。

作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前海以“人才链”为纽带,精准串起创新链、高效激活产业链、深度融通资金链,加快构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构建人才创新的“热带雨林”生态圈。

其中,“人才链”融合“创新链”,让人才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力量,形成“创新链引才、人才链破题”的格局。比如,睿思芯科创始人谭章熹组织团队研发的国内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灵羽处理器”,已成功破解智能算力“卡脖子”难题。

“人才链”融合“产业链”,以18个特色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将重点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建设与人才引进培育、人才效能发挥深度绑定,形成“人才集聚—服务升级—产业链强化”的良性循环。

目前,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已累计引进法律服务机构265家,163名港澳籍律师在前海执业,在册境外仲裁员725人;“前海出海e站通”整合德科、光辉国际、麦肯锡等超200家全球专业服务商,助企全球布局;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通过开放低空、海洋、新型消费等特色场景资源,提供新技术新产品“试验场”;灵巧手专业园区等产业载体落地“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三个一”住房保障政策,解决产业人才居住难题。

“人才链”融合“资金链”,为破解人才创业“融资难”,前海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让资金链精准对接人才与产业需求。前海风投创投集聚区先后引入国新风投、博约投贷、弘毅投资等280家投资机构,针对企业不同阶段提供差异化支持:初创项目靠创新种子基金“扶上马”,成长型企业凭产业引导基金、天使母基金“送一程”。

截至目前,前海已集聚66万名现代服务业和产业科技人才;落地科技企业超5.5万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8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5家、全球独角兽企业11家,“四链融合”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相关文章

从5号楼启用看前海如何“四链融合”全球引才

“前海5号楼”设有“探索之门”“无界空间”“城市看台”等八大功能区域。外籍人才走进前海开展交流。8月27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一处显眼楼栋里,优必选WalkerS1机器人站在模拟的智慧工厂流水线上精准嵌入零件;戴着雷鸟AR眼镜的外籍人才,指尖在空中轻触,即呈现动态导航数据;Insta360影石全景运

2025-08-29 08:13:00

2025服贸会:百余家企业将首发190多项新产品、新成果

荔枝新闻中心北京工作部记者/刘辛8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5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介绍,2025年服贸会将聚焦“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年度主题,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展览展示、论坛会议、洽谈推介、成果发布、配套活动等6类活动,并贯穿五

2025-08-27 12:50:00

二手车出海迎来新风口

站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中国二手车出口正迎来新机遇。“当前,中国二手车出口正处于政策红利与市场爆发叠加的黄金期,超4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高性价比的车型选择,为中国二手车出口提供了坚实基础。”在日前举办的2025中国二手车出口生态大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说。数据显示,

2025-08-27 06:39:00

【地方食闻】河北魏县:生态创新激活食品产业新动能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充分发挥“中国鸭梨之乡”的品牌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生态循环为路径,全面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已形成鸭梨、食用菌、粮油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食品产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带动就业8万余人,走出了一条具有魏县特色的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科技赋能提质增效“今年县

2025-08-26 16:11:00

共谋跨境出海新机遇!亚马逊全球开店华中区域卖家大会召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实习生 张婉晴8月21日,2025亚马逊全球开店华中区域卖家大会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发布了“亚马逊全球开店华中四省产业带加速器项目”,吸引了来自华中地区的千余名企业代表参会交流。据悉,“亚马逊全球开店华中四省产业带加速器项目”将聚焦本地化服务体系升级、产品与品牌创新赋能,以

2025-08-22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