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立夏称人”是古代的体检吗?(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08:54:00    

本报记者 孟 扬 唐中科

立 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春季的结束,2025年立夏始于5月5日。

立夏过后,气温明显升高,降雨量增多,农作物长势旺盛。《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有“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长大。

立夏时节,江苏、福建、重庆等地的茉莉花盛开,散发迷人的芬芳;安徽、河南、陕西等地的石榴花绽放,为夏日增添一抹浓烈的色彩。

阳光更炽,绿荫渐浓。立夏,标志着又一次季节的变换。

如果说,春意味着播种与萌发,那么夏就是生长的时节。与这一层含义相联系,“立夏称人”的习俗饶有兴味。

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南方地区,立夏日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杆简朴的木杆秤悬于房梁或树杈间,秤钩上挂着篮筐或木凳,乡邻友人围聚一处,人们依次坐到筐里或凳上,司秤人调整秤砣报出数目,还要高声诵念吉祥的话语。

这一传统仪式很有“讲究”。比如,称量时秤砣只能由小数到大数地向外移出,寓意“只增不减”;孩童称量时可以在口袋里放块石头,寓意“压岁长寿”。尽管现在电子秤早已普及,但对于“这一称”,人们仍执着于古老的仪式感。看到孩子增重、老人增重,父母、儿孙快乐的笑容里绽放着祈望健康长寿的心意。“新装扛秤好称人,却喜今年重几斤。吃过一株健脚笋,更加蹦跳有精神。”现代作家周作人的诗句描述的就是这一立夏习俗。

这一习俗的起源,民间传说有多种版本,其中一种与“育儿”相关的传说流传较广。三国时期,蜀主刘备与吴王孙权的妹妹联姻后,将儿子阿斗交由孙夫人照顾。孙夫人为了表明自己会尽心养育,想了一个办法:每年在立夏这一日给阿斗称体重报平安。这个做法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立夏日祈求平安的风俗。

传说不同于史实,但通过一些文字记载,也可推测这一习俗至少已有数百年。清同治元年编辑的《苏州府志》中有立夏日“以大秤衡人而记其轻重”的记载。初刻于清道光十年的《清嘉录》中也有“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的记叙,不仅说明了“称人”的缘由,还提到了每年立夏称重以测量一年来的生长趋势,还要在立秋时称一次,以考量身体是否受到了苦夏的影响。

气温升高、炎热潮湿、昼长夜短的夏天,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逐渐加快,如果心脑的血液供给不足,容易出现乏力萎靡、睡眠不稳、食欲减退等现象。在立夏时称量体重,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顺应人体与季节的变化,调整作息、调整饮食,以养心健脾,清热降火,以适应万物“生长”之势。这样看,古人的这一习俗带有顺应自然维护身心健康的考虑。体重是衡量身体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只根据体重增减来判断健康情况,依据并不是很充分,叫作“体检”未免牵强,但这一做法至少带有了家庭健康管理的象征意义。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健康监测手段不断更新,但立夏称人这一传统习俗,不仅是现在与过去相连接的情感纽带,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应时而动、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相关文章

炎夏警报!肠道病、蚊子包、蜱虫咬...山西省卫健委提醒:这些“夏季杀手”不得不防!

7月22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围绕大暑时节传染病防控、中医保健、食品安全、心理健康、近视防控等健康热点话题。会上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董阿莉介绍:夏季需警惕肠道及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泻、

2025-07-23 09:55:00

40 年坚守创新!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三伏贴守护百姓健康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理论,为“冬病夏治”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深耕三伏贴诊疗领域40余载,不仅坚守着中医药“治未病”的传统智慧,更以创新举措,激活中医药发展新动能——从三伏贴个性化诊疗体系的构建,到相关人才科研的双向突破,让这一古老的贴敷疗法在新时代焕发蓬勃

2025-07-21 10:20:00

以色列被指对加沙进行断水战

加沙地带政府媒体办公室14日发布声明,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系统性、有计划的断水战争”。声明称,以色列持续对加沙地带实施水资源封锁和基础设施打击,造成严重人道灾难。据统计,以军曾对112个饮水点发动攻击,导致超700名排队取水的民众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儿童。此外,加沙地带720口水井遭到摧毁并停

2025-07-14 20:12:00

一芯一屏二十年,海信造出中国电视的“技术闭环”

这一台是1970年山东第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而这一台是2025年海信新研发的116英寸RGB MINI LED电视机。对于硬件企业来说,技术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这家成立于1969年的“青岛电视机厂”,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中,实现了从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到全球首颗RGB光色同控画质芯片的

2025-07-12 08:14:00

这一天,怎能忘!怎敢忘!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7月7日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卢沟桥旁的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即向中国守军发起攻击并悍然炮轰宛平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此开始卢沟桥畔的枪声激起中国人民奋勇反抗吹响了全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1937年7月7日怎能忘!怎敢忘!今天我们想讲3个年

2025-07-07 1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