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高中生指出博物馆多件藏品标识不当 官方:邀请其本人和专家共同探讨,已积极整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9:22:00    

  5月6日,山西太原第四十八中学校高一学生张斐翔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今年4月份,他游览太原博物馆瓷器展厅时,发现该馆收藏的多个瓷器标识出现错误或者不当。例如“红釉葫芦瓶”应改为“豇豆红釉瓷葫芦瓶”,“白釉开片瓷砚”应改为“仿哥釉瓷砚”,“红釉缠枝花卉纹碗”应改为“矾红地白缠枝花卉纹瓷碗”等等。

  张斐翔将他发现的问题告知馆方后,馆方工作人员和他取得联系,并邀请他以及省文物专家共同来到太原博物馆,就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张斐翔和山西省文物相关方面专家一起探讨标识问题 受访者供图

  “目前我所反映的问题已经得到馆方更改。”5月7日,张斐翔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从小就对文物相关的东西非常感兴趣,13岁时选择了明清瓷器作为自己的重点爱好,通过此事也是想为家乡文博事业贡献一点力量。

  记者同时就此事致电太原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当时对部分有疑点的文物定名,大家都进行解释和探讨,有需要的就都修改过,还有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

  高中生酷爱明清瓷器

  因“观察得很仔细”发现问题

  张斐翔回忆,发现问题后,他写了纸条递给博物馆的服务台,并附有自己的联系方式。大约第二天,他接到馆方的电话,邀请他再次去博物馆,还邀请了山西省有关方面的专家到现场。“约定好时间,大约一周以后我们就在博物馆见面,探讨我发现的标牌是否不妥,给的建议是不是正确,包括最后应该是怎么去更正。”

  谈到此次发现的部分藏品标注有误或不当时,张斐翔告诉记者,之所以他能发现,源于对明清瓷器的热爱。“我对明清瓷器非常爱好,平常喜欢研究和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我在参观的过程中,会比一般游客观察得更细致一些。”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知识是通过常年查阅资料、走访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拜访文物专家、结识有关老师等积累下来的。

▲太原博物馆更改前后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

  张斐翔以一处修改举例,“红釉葫芦瓶”应为“豇豆红釉瓷葫芦瓶”,在瓷器上红颜色分为很多种,豇豆红和窑变红首先从肉眼上看外在形态不一样。豇豆红颜色比较均匀和淡一些,而窑变红是有那种窑变陶瓷中窑变的痕迹,并且红颜色更深一些,釉面也会更闪亮。“要从工艺上说的话,它也有一些不同。比如说施釉的流程,要求的温度等,实际上是有很多的不同之处的。”张斐翔说。

▲太原博物馆更改前后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

  5月7日,太原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应称,对于张同学发现的问题,需要修改的已经全部修改完毕。“最开始那些也不能算错,可能有些名称因为时代衔接,或者是同时期存在,特征不是很明显,所以他这样标也没有错。改了名之后,更加贴合时代特征。所以还是需要专家研究,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改进。”

  “也有新的专家提出新的论点,我们也面向社会在征求意见。我们已经积极整改了。也是经过专家论证研究之后才改的。”工作人员称。

  从小喜欢研究古文玩

  考大学拟报读文博相关专业

  “我是从小就对文物相关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不局限于陶瓷。”张斐翔说,到13岁时,他开始想系统地研究古文物。“系统的研究必须确定一个详细的方向,所以说根据个人的审美喜好以及机缘巧合,还有能匹配得上的资源等多方面因素,我最后选择了明清瓷器方向。说得更准确一点,是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窑瓷器。”

▲太原博物馆更改前后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

  张斐翔说,他把对古文物的喜爱转化为对陶瓷领域的研究,就是“单纯地从热爱走向更热爱”,不由自主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他去拜访收藏家、专家,自己也查阅权威材料,也包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市场购买一些拿回家研究。

  “我家里人也非常支持我。”张斐翔称,最开始他在市场上购买一些文物,父母借给他一些钱当作启动资金,后来他一边学习一边参与购买、售卖,现在已经偿还了当初的启动资金,能自己一个人做到资金正常流转。张斐翔没有仔细统计过一共花了多少钱购买文物,但他告诉记者,自己曾经花几万块钱购买的一件文物,目前市场估值在十万元左右。

  张斐翔也表示,目前他和家人的共识是以学业为重,先把高中顺利念完毕业,然后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他决定,大学要选择文博领域相关的专业。张斐翔说,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但文物研究是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建议国家加大支持和培养人才的力度,相关部门尽可能加大宣传,提升群众对文博事业的喜好,加强双方的交流。

  对于上述经历,张斐翔认为这不如被称作是民间爱好者和官方从业人员的良性互动。“文物研究虽然是历史学,但特别是文物鉴定,实际上本质是科学。答案只有一个,只有答案越接近于正确,越符合止于至善的标准。”

  红星新闻

相关文章

“暑期大考”又至,广东各大博物馆稳稳接住越来越懂行的“你”|……

Transparency大暑刚过,广东各地博物馆均迎来“接待峰值”。作为“文化纳凉地”,博物馆正成为全民学习知识、感受历史“暑期课堂”,也是市民游客喜爱的文化空间和旅游目的地。面对这场“年度大考”,广东多家博物馆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和贴心的服务措施,满足广大观众暑期文化休闲需求。7月25-2

2025-07-28 10:45:00

滚灯放光彩:嘉兴“乡博文韵” 实践团助力非遗传承与乡村文旅融合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通讯员 宋春秋乡村博物馆,是承载乡村历史与文脉的重要载体,根植于乡土、留存着乡村记忆,更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应时代而生的文化产物。2023 年,海盐丰山村国遗滚灯馆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为当地非遗文化传播与乡村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潮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嘉兴职业技术学

2025-07-28 10:22:00

法润三晋 e法同行丨千年法治文明“E脉”传承

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记者费权)你见过什么样的山西?是一重又一重古城错落底蕴深厚,抑或流芳万里的劲道面食陈醋飘香……7月22日,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山西站”系列活动在太原启幕。随后,采访团走进太原、晋中、临汾等地。这一路,循着中华法系发源的历史脉络,从红色文化遗址到千年古城法庭,从沉浸式

2025-07-26 12:03:00

“东北青少年流亡抗战史实展”将于11月举办

7月23日,“东北青少年流亡抗战史实展”筹备座谈会在沈阳博物馆举行。该展览由沈阳市文博中心、沈阳日报社指导,沈阳博物馆主办,将于今年11月开展。九一八事变后,一批批东北籍爱国青年学生不甘当亡国奴,逃离沦陷区,聚于北平。为了收容这些学生,东北中学和东北中山中学相继创办,东北大学也迁到北平。随着日本侵华

2025-07-25 09:11:00

贵州“村超”今日重启!听听绿茵场重现榕江背后的故事

今年6月下旬,贵州省榕江县遭遇了连续强降雨的侵袭,一周内两次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城区多处积水,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曾经吸引了众多球迷的“村超”球场,一度被洪水淹没。那片承载了欢呼和呐喊声的绿茵场也遭到破坏。目前距离首次洪峰过境榕江,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25日,“村超”赛事即将重启。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

2025-07-25 0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