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让企业“领航”产学研协同创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6:39:00    

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既是技术突破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新态势,唯有让企业真正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领航者”,才能将科研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在创新赛道上赢得主动权。

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捕捉,决定了企业在产学研合作链条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扎根市场的企业,具备衔接实验室成果与车间需求的条件。相较于科研机构的理论推演,企业更擅长用成本核算、工艺适配、用户体验等多种标尺衡量创新成果的实用性,确保产学研合作沿着价值创造的轨道推进。

企业是资源整合的行家里手,能够协调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力量,以及生产线的作业力量。这种对全产业链的把控力,能让实验室的“种子”在产业“土壤”中生根发芽,产生“1+1+1>3”的协同效应。面对创新风险,企业更有担当勇气,更擅长建立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风险预控体系。既懂得在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间找平衡,又能判断何时该坚持投入、何时需及时止损,这种生存本能练就的风控意识,让企业在整个创新链条中更具有主导作用。

从提出需求到产出成果,跨越这个关口,需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机制,完善“市场洞察—技术预研—联合攻关”的运作体系,把零散的市场信号转化为明确的技术攻关方向。在联合研发时,要协调好高校理论研究与科研机构开发的进度,让创新沿着“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创造价值”的路径推进。

在这一过程中,打造创新联合体是关键举措。企业可与高校共建实验室,把产业需求转化为研究课题,让基础研究提前植入产业化基因;联合科研机构攻关关键技术,建立标准化流程实现技术转化;通过产业链协同,把中试成果导入规模化生产。这种从理论探索、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协作,加速实验室成果走向市场。

建立公平的利益共享机制同样重要。这需要制定清晰的契约规则,明确知识产权归属、收益分配和风险分担。应设立协调机构,动态监控研发进展,根据实际贡献调整利益分配,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政策支持也要精准发力。在研发投入环节,通过科研奖补等,形成多投入、多受益的激励机制;在成果转化环节,完善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制度,让专利变成可交易的资产。政策护航,有助于降低研发成本,形成创新良性发展生态。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让企业挑起产学研合作的大梁,才能把更多“实验室盆景”培育成“产业风景”。这是市场规律,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作者:刘莲莲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在美生意已无利可图” 塞尔维亚铝制品企业遭美关税绞杀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表示,将从8月1日起对塞尔维亚的进口产品征收35%的关税。这让塞尔维亚出口企业,特别是已经面临50%高额关税的铝制品企业担忧,他们的经营状况将雪上加霜。当地时间25日,总台记者走访了塞尔维亚最大的铝合金门窗生产和出口企业。塞尔维亚铝制品企业主:美加征关税或将使出口转向多元市场这家企

2025-07-26 18:28:00

6名学生溺亡,主要责任人判几年?

6名大学生在内蒙古一选矿厂参观学习过程中溺亡遇难,这一事件引发全国关注。据新华社消息,2025年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

2025-07-25 12:15:00

焦点访谈丨从理念到行动,中国的生态实践为世界提供绿色转型样本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这个火热的7月,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落幕。各国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友好城市绿色发展与产业合作、“两山”理论实践与创新、绿色金融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已成功举办12届。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5-07-23 01:19:00

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

互联网优质内容是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营造良好行业生态,更好弘扬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制定本举措。1.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以下简称

2025-07-15 09:36:00

上市豫企更名潮背后:开启新增长曲线

7月9日,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纸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中创智领(郑州)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将于7月15日由“郑煤机”变更为“中创智领”。这一关键转变,标志着这家老牌煤机制造龙头企业正加速褪去“煤炭”标签,以“智能”引领,向全球高端装备市场发起冲刺。【更名非偶然,

2025-07-13 1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