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5 12:14:00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为进一步发挥司法裁判规范、评价、教育、引领功能,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选取六件相关典型案例予以发布。
●案例一:依法确定监护人 助力弃婴实现升学梦想——郑某某申请确定监护人案
●案例二:侵害子女财产权益 父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丁小某诉丁某、汪某返还财产纠纷案
●案例三:遗弃未成年子女 父母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被告人刘某某遗弃案
●案例四:评估监护能力 加强融合保护——佟某诉伍某抚养纠纷案
●案例五:引入社会力量 破解探望难题——胡某与杨某探望权纠纷案
●案例六:刚柔并济 妥善执结抚养纠纷案——胡某与徐某抚养纠纷执行案
本批案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及时确定监护人,确保未成年人得到妥当监护。监护人的监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通过依法适用确定监护人等制度,及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案例一中,人民法院在党委领导下,积极与公安机关、民政局、属地政府等多部门沟通协调,及时依法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确定监护人,解决其报名考试的难题。
第二,强化监护人职责,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二中,父亲将未成年子女的款项作为首付款购买房屋,但未按照约定登记在子女名下,侵害了子女的财产权益,人民法院依法判令父亲向子女返还财产。
●案例三中,直接抚养未成年人的父母一方,将5岁的幼子多次故意弃置在幼儿园、学校、地铁站等场所,人民法院依法认定其构成遗弃罪,并判处相应刑罚。
第三,积极开展延伸工作,促进矛盾实质化解。延伸工作是涉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特色,更是贯彻执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基本要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优化延伸工作举措,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案例四中,人民法院在尊重未成年人意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监护能力评估、社会观护、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机制,妥善化解抚养纠纷。
第四,多措并举,破解抚养、探望执行难题。由于涉及人身和行为,抚养、探望等案件的执行往往是实践难点。
●案例五中,人民法院引入社会力量,委托社工协助,帮助当事人顺利实现探望。
●案例六中,人民法院创新执行手段,刚柔并济,实施执行预惩戒措施,同时审执联动,做好释法明理,最终审执两案均得以妥善处理,对同类案件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南方+记者 吴彬彬
【作者】 吴彬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8月13日,公安部网安局通报两起典型案例。案例一近日,云南玉溪网警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面部朝下躺在草地上,发布者还配文称:“澄江某小区发现一个大叔在草坪上,没有生命气息了,经鉴定是他杀”。经属地公安机关核查确认,事发时段辖区内并未发生相关警情,随后,公安机关依法传
2025-08-14 01:43:00
贵阳铁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意见严惩铁路运输领域侵害未成年人行为
【来源:贵州检察】8月5日,贵阳铁路运输检察院(下称“贵阳铁检院”)与成都铁路公安局贵阳公安处(下称“贵阳铁路公安处”)、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铁路办事处联合出台《关于保障未成年人铁路出行安全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三家单位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数据互通共享,及早发现、有效
2025-08-10 13:04:00
近日,安图县人民法院执行局长杨均良撰写的《某建筑公司与某村民委员会执行复议案》被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该案围绕执行异议案件中冻结案涉账户资金混同,能否排除执行展开审查。在金钱债权执行中,人民法院冻结并扣划作为法人单位的被执行人的基本账户资金,被执行人以该账户内资金系专款专用为由提出执行异议,但不能证明
2025-07-10 14:06:00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孙煜瑶 刘畅)为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升基层辅导站建设和服务水平,7月8日,荆州市召开2025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推进会,与会人员前往荆州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参观学习,实地了解其功能分区、设施配置、特色项目及规范化运行模式。在会后举办的专题培训班上,专家
2025-07-09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