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35万公里!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7:28:00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获悉,北京时间2025年4月23日凌晨,我国首次成功实现地月距离(约35万公里)尺度的卫星激光测距。

这次卫星激光测距新技术试验,由中国科学院“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A类先导专项通过DRO-A卫星单角锥反射器与1.2m口径望远镜地面激光测距系统开展。

上海天文台研制的单角锥激光角反射器

试验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组织实施,上海天文台负责星载反射器研制、云南天文台负责地面激光测距系统研制、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平台研制。

其中,星载反射器采用大口径单角锥设计,攻克微弧度级二面角控制、低温差镜体热控、速差匹配远场衍射设计技术,最大化提升了反射能力。

地面激光测距系统通过优化望远镜指向精度和极微弱信号识别处理技术,成功捕获到DRO-A卫星反射器反射的激光回波光子。

DRO-A卫星激光测距回波信号截图

相关技术可支持我国地月乃至深空距离的高精度卫星测距和时差测量。

后续,科研团队将组织更多天文台站参与观测,继续提升测距系统性能,优化单角锥反射器设计,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地月空间探索领域的技术优势。

原标题:《35万公里!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栏目主编:任荃

来源:作者:文汇报 许琦敏

相关文章

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一日两箭”

中新社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星河动力航天消息,北京时间9月5日19时39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开运一号卫星、驭星三号08星、云遥一号27星及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当天第二次实施火箭发射。据介绍,开运一号卫星专注于对

2025-09-05 22:16:00

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首次确证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日该校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构成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来源:央视新

2025-09-04 14:15:00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简介】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8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记者:蒋志强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2025-08-26 14:47:00

阅兵式参阅武器装备中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央视新闻客户端(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lly

2025-08-20 10:11:00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妻子金建希被捕后首次到案接受调查

新华社首尔8月14日电(记者陈怡 孙一然)据韩国媒体14日报道,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妻子金建希当天上午到达特检组办公室,接受被捕后的首次传唤调查。金建希于当地时间8时40分(北京时间7时40分)许从首尔南部拘留所出发,乘坐法务部押送车辆前往位于首尔市中心光化门附近的特检组办公室。“金建希特检组”7日以涉

2025-08-14 14: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