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全面竣工投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30 05:38:00    

光明日报西宁6月29日电 记者万玛加、王雯静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6月29日,随着引大济湟工程子项目北干渠一期工程的竣工验收,历经29年建设、青海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大济湟工程实现全面竣工验收、整体投入运行。

湟水河是青海的母亲河,湟水流域覆盖西宁、海东两市,人口占全省的65%,耕地占全省71%,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8%。湟水流域水资源仅占全省3.4%,水资源与人口、生态、耕地等资源和发展布局极不匹配。引大济湟工程的投入运行,彻底改变了湟水流域水资源短缺、干旱山区用水难等困局,推进青海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引大济湟工程从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南北贯通大通河、湟水两大流域,东西联通西宁、海东两市水脉,是青海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的战略性引调水工程。工程总投资146.34亿元,由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北干渠二期、西干渠工程六个子项目组成,主要任务是为湟水流域农业、工业、生态和城镇生活供水,工程年总供水量5.26亿立方米,总控制灌溉面积100.49万亩。

工程供水量占青海东部城市群受水区总用水量的70%,惠及300多万人口,湟水北岸100万亩旱地将变为水浇地,改变当地“靠天吃饭”的历史,助推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工程实现了大通河、湟水水网连通,以优质水源承担西宁市日均50万吨城市生活供水任务,市区地下水源得到置换,同时保障湟水流域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用水需求,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赢,为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提供水资源要素支撑。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30日 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青海东部地区遭遇极端强降水 区域站点单日降雨突破100毫米

中新网西宁7月19日电 (巨海晨 梅成红 马秀梅)青海省气象局19日发布消息称,7月18日至19日,青海省东部地区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暴雨天气过程。图为7月18日,强降雨导致西宁市区内道路积水。 青海省气象局供图强降雨覆盖范围广泛,西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各地降水量在0.1至

2025-07-19 14:46:00

太原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三期)工程接近尾声

7月18日,经过一年多的加紧施工,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三期)工程接近尾声。该工程是“一泓清水入黄河”项目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包括防洪固堤、生态涵养、景观塑造等,建成后将为我市增添一处新的文化生态景观。李学军 牛利敏 摄影报道 太原日报

2025-07-19 06:13:00

以色列被指对加沙进行断水战

加沙地带政府媒体办公室14日发布声明,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系统性、有计划的断水战争”。声明称,以色列持续对加沙地带实施水资源封锁和基础设施打击,造成严重人道灾难。据统计,以军曾对112个饮水点发动攻击,导致超700名排队取水的民众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儿童。此外,加沙地带720口水井遭到摧毁并停

2025-07-14 20:12:00

重庆忠县:“社区带娃”缓解暑期看护难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伯 华7月9日上午8点半,重庆忠县忠州街道香怡社区假期公益托管点内,50余名小学生已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做当天的暑假作业。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显示,这一天志愿者还会带着孩子们开展绘本阅读和手工制作。“以前是‘神兽归笼,家长头疼’,今年暑假,社区有了托管点,孩子

2025-07-11 19:22:00

最严水资源制度“国考”,河北获“三连优”

最严水资源制度“国考”,河北获“三连优”_河北日报客户端

2025-07-09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