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贪吃小龙虾肿成“悲伤蛙”?听医生讲解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6:45:00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黄栖悦/文 马健/图)步入初夏,城市的“夜生活”开展的如火如荼,小龙虾作为夏季专属美食,获得了众多美食爱好者的喜爱。然而,这份夏季专属美食的背后,有着不容忽视的健康考量,有人就因为吃小龙虾把自己吃进了医院。

近日,江苏一男子因吃小龙虾过敏双眼肿成“悲伤蛙”,结果成了“网红”。小龙虾究竟是谁的菜?怎么食用更放心?5月9日,记者咨询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医生。

男子吃了10个小龙虾双眼肿胀

5月4日,江苏一男子吃了10来个小龙虾后出现过敏症状,双眼肿胀至宛如“悲伤蛙”,这一窘态被记录并上传至微信视频号平台,随即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网友们在评论区纷纷调侃道:“明知过敏还继续吃,真是个狠人!”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纷纷现身说法,分享自己因食用小龙虾而引发过敏的类似经历,其中甚至有人出现了疱疹等更为严重的过敏反应。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大家对食物过敏问题的关注,也让人在幽默之余,对能否食用小龙虾多了几分警惕。

以下人群不宜食用小龙虾

哪些人不宜食用小龙虾呢?对此,记者采访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五病区主任张杰。他表示:“小龙虾虽美味,但并非人人适宜。过敏体质者、痛风和高尿酸患者以及孕妇儿童这些人吃小龙虾时需格外谨慎,甚至应避免食用,以免引发健康问题。”

他对此做了解释,过敏体质者食用可能引发荨麻疹甚至喉头水肿,需谨慎。痛风和高尿酸患者因小龙虾嘌呤含量高,易导致急性发作,应严格控制。孕妇食用时要确保虾完全熟透且限量,以避免重金属风险;儿童则建议去壳去虾线后少量食用,以防消化不良。肠胃虚弱者也应小心,以免加重腹泻。

食用小龙虾也有注意事项

若您不属于上述禁忌人群,那么可以安心享受小龙虾的美味,但在食用前仍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首先,在食用小龙虾前,需注意彻底处理以确保安全:将小龙虾放入清水中暂养数小时使其吐出污物,随后用盐、小苏打或食用碱浸泡10-30分钟,并用刷子仔细清洗虾头、腹部和尾部的泥沙,同时剪去虾头前端(含鳃和内脏)并抽出虾线(消化道),以减少腥味和细菌残留。

其次,在食用过程中,不建议食用的部位包括虾头(易富集毒素和重金属)和虾线(残留排泄物及细菌),虾壳也因附着泥沙和细菌需剥除。烹饪时应确保高温煮熟即100℃煮10分钟以上或焖煮15-20分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以杀灭寄生虫和细菌。搭配饮料时需避免啤酒和茶,因为可能诱发痛风,建议选择清爽饮品如汽水或低度酒。

若食用后出现皮疹、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冷敷缓解,严重过敏如出现呼吸困难等状况需及时就医,同时保持饮食清淡。

小龙虾清洗不彻底易引发腹泻、过敏

在夏季夜宵市场备受追捧的小龙虾,其清洗卫生问题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清洗不彻底的小龙虾可能残留泥沙、寄生虫甚至重金属,食用后易引发腹泻、过敏等健康风险。”张主任强调。

对于家庭清洗,张主任提出三大核心判断标准:首先需确保外壳光滑无滑腻感,腹部绒毛洁净无黑垢,鳃部呈现乳白色;其次必须完成“刷洗腹部关节-抽除虾线-剪除头胃囊”三步操作,重点清除关节缝隙和虾线中的代谢物;最后可通过煮制后的汤汁清澈度验证,若出现浑浊或虾肉松散现象,则提示清洗不彻底。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消费者忽略的虾头胃囊(即头部与虾身连接处的黑色囊体)往往藏匿大量污物,应彻底去除。

“专业的餐厅会采用高压水枪冲洗、超声波清洁等设备,而仅靠简单浸泡的清洗方式难以达标。”他补充道。随着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张主任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优先选择正规渠道养殖虾,并掌握基础的清洗技巧。

夏季已至,龙虾当季。约上三五好友,在夜市灯火中剥一锅鲜香麻辣的小龙虾,是许多人消暑的仪式感。但这道“夏日限定”美食也需理性对待,健康适量食用小龙虾,在味蕾狂欢与健康守护之间,科学认知才是最好的调味料。

相关文章

讯飞医疗推进线下布局战略,首家助听器实体店正式营业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8月8日,全国首家讯飞智能助听器旗舰店(讯飞听力健康中心)在合肥市正式开业,这是继线上APP自助验配服务后,讯飞医疗为用户提供的线下专业验配新选择,完成了线上到线下的全渠道服务布局。讯飞智能助听器此前主要通过线上销售,用户购买后可通过“讯飞听力健康APP

2025-08-10 03:48:00

焦点柳览丨刷医保=给经济充电?小卡片撬动大发展的中国智慧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医保除了看病买药,还能推进经济发展。7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表示:过去四年多,国家医保局既坚持管好用好医保基金,奋力解除广大人民疾病医疗后顾之忧;也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为社会进步、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增量。医保卡既是健康盾牌,也是

2025-07-26 14:09:00

@太原人 怎样防晒?晒伤咋办?医生教你这样做

  炎炎夏日,火辣的阳光不仅带来炙烤感,更潜藏着看不见的健康威胁——紫外线。防晒早已不是爱美人士的专利,而是关乎每个人皮肤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必修课”,科学防晒不仅是美白的基础,更是预防皮肤老化、降低皮肤癌风险的关键防线。  7月22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采访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

2025-07-24 09:21:00

炎夏警报!肠道病、蚊子包、蜱虫咬...山西省卫健委提醒:这些“夏季杀手”不得不防!

7月22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围绕大暑时节传染病防控、中医保健、食品安全、心理健康、近视防控等健康热点话题。会上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董阿莉介绍:夏季需警惕肠道及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泻、

2025-07-23 09:55:00

40 年坚守创新!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三伏贴守护百姓健康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理论,为“冬病夏治”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深耕三伏贴诊疗领域40余载,不仅坚守着中医药“治未病”的传统智慧,更以创新举措,激活中医药发展新动能——从三伏贴个性化诊疗体系的构建,到相关人才科研的双向突破,让这一古老的贴敷疗法在新时代焕发蓬勃

2025-07-21 1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