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钢骨”是这样锻成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9:38:00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5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钢骨”是这样锻成的》的报道。

4月2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国机集团中国二重德阳万航模锻公司班组长叶林伟,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

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操作台,操作那台全球最高压力等级的国产8万吨模锻压力机;他耳边,仿佛响起了国产民航客机首飞时的轰鸣,关键部件的“钢筋铁骨”正是自己的得意作品……

重剑初成 谁执锋锐

且让时光回溯到本世纪之初,当时中国机械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有一道巨大的鸿沟摆在面前——缺少4万吨级以上的锻造成型能力。

高强度部件必须靠重压锻成。大型模锻压力机,对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起着重要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当时,在世界范围内仅有美、俄、法等少数国家拥有类似设备,最大锻造等级为俄罗斯的7.5万吨级。我国当时的航空模锻件大多采用焊接结构,无法实现整体化,不能完全满足大型飞机对综合性能、可靠性和寿命的要求,严重制约了中国航空航天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国之命脉,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造8万吨模锻压力机。这台世界上最大的模锻压机,由当时的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现为国机集团中国二重)自主设计、制造并安装在位于四川德阳的二重厂内。

叶林伟(左二)和团队在8万吨模锻压力机前。(受访者供图)

二重研发人员从零起步,不知吃了多少苦,艰难推动研制进度。与此同时,面对前所未有的操作难度,“世界之最,谁来操作”的难题也横在了面前。

在号称“重装之都”的德阳,沉淀着共和国数十年来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晶。二重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建锻压专业,双方依托8万吨模锻压力机的研制、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等条件,采用“厂中校”模式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以期“项目建成,人才到位”。

出生于1986年的叶林伟就是接受培养的其中一员。

“我当时学的是建筑。老师不止一次地叹息,我们的机械工业还受制于人。一听说要为世界最大压力机项目储备操作手,我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决定改学锻压!”叶林伟回忆,在2012年经过层层选拔,自己从100多名锻造工中脱颖而出,成为了8万吨模锻压力机的首任操作手。

“我们要以8万吨的力量,挣开卡脖子的‘锁链’。”叶林伟暗自发誓。

重压之力 谁衡重轻

8万吨模锻压力机高达42米、总重量达2.2万吨,通过液压泵驱使高压缸,能在瞬间产生高达8万吨的压力。在一次展示中,叶林伟操作如此巨力去压生鸡蛋,蛋壳破,蛋膜不破!

现场围观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哪里是压鸡蛋,这就是魔法!”

世上没有魔法,只有无数次摸索和苦练。

面对这台前所未有的“巨无霸”,工作原理、维修技术、工艺技术、操作规范都是空白。叶林伟面对全英文写成、超过10万个词汇的液压原理和电气原理,硬是借助英文词典,仅用一个月实现“零基础”蜕变,高分通过严苛的技术考核,比专家评估提前了整整1年。

为摸索操作规范,叶林伟和团队一次次试压锻制,一次次极限测试,编制了《8万吨模锻压力机操作规程》,总结出十余项操作标准化手册,大幅提升了关键工序稳定制造水平。

刚出马,就得打C919国产大飞机研制的硬仗。

“真是时不我待,各项攻关的消息不断传来,一会儿材料突破了,一会儿技术突破了,压力真的山大。”叶林伟说,起落架作为关键承力构件,要承受载重70多吨飞机落地的瞬间冲击力,其难点有两处,一是定位,二是温度控制。

首先是定位。叶林伟带领团队,白天守着压机数每个动作,听液压阀开合的声音,看压力表跳动的幅度,记满了三大本笔记;晚上把原理图铺在床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这里要快0.5秒”“这个角度要偏2度”等记号。他们手上磨出了茧子,也摸出门道——压机下压时,眼睛要盯着模具接触点,手腕跟着锻件轻微晃动的节奏微调……

其次是温度。1200摄氏度的坯料出炉,必须在20秒内完成所有动作。无数次尝试后,在某一天的凌晨3点,团队围着刚出炉的坯料反复测试,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突然找到了参数临界点,在6秒钟内刚好完成锻压。看着成型的起落架锻件,他们直接坐在地上笑了——这是C919的第一块“硬骨头”啊!

叶林伟和他的团队,先后完成C919的起落架、垂尾、吊挂、中央翼、外翼机身、舱门等上百项关键件的研制生产,成功托举了C919的启航!

重器报国 谁当其时

除了C919,国机集团先后参与了“国和一号”“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白鹤滩、乌东德、长龙山水电机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重器梦”托举起“蓝天梦”、更锻造出“强国梦”。

平日里,叶林伟就像邻家大哥哥,不善言辞,略带腼腆。

而在技术上,他却几近“疯魔”——

“原来某一项工艺极限要求是120秒,数据积累中最好的是100秒,比武时要求直接砍一半,60秒,行不行?我们一咬牙,行,然后凭经验做到了,这项技术的规定以后就成了60秒。现在已经突破50秒了,甚至最快能达到43秒。”

他要求团队必须听懂重器“说话”:“液压泵正常运转是‘嗡嗡’声,带点‘滋滋’响是管道漏气;模具接触锻件时,‘当啷’声是定位准,‘吱嘎’一声就偏了……”

苛刻吗?

似乎有点。比之于操作手册要求的精准值,他们的想法不是达标就好,而是精准一点,再精准一点,直至极限……也正是基于无数个叶林伟的努力,基于各行各业、层出不穷的极限要求,中国制造方能在技术封锁中,摆脱各种掣肘,一飞冲天!

就在国机集团中国二重所在的德阳,一个崭新的装备科技城正在兴起,这里生产了全国30%的火电机组、40%的水电机组、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60%的核电机组,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

当人们感叹于时速300公里而直立硬币不倒的中国高铁之稳,感叹于百万千瓦级水力发电而不闻其声的中国大坝之静,感叹于月球背面的中国探月着陆之准时,所有的极限要求都有了意义——那是我国机械工业与职业教育体系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的深刻缩影,必将带来更为璀璨的未来。

相关文章

“钢骨”是这样锻成的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5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钢骨”是这样锻成的》的报道。4月2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国机集团中国二重德阳万航模锻公司班组长叶林伟,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操作

2025-05-09 19:38:00

幽默到底——马丁·帕尔中国首次个展《简明扼要》

《简明扼要》展览现场,2025,©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在《简明扼要(Short and Sweet)》展览现场的一角,一位游客正在将脑袋从一个画板中伸出去。从正面看,他的头出现在一只鲨鱼张开的血盆大口中。这个互动装置取材于这次展览的主角——英国摄影师马丁·帕尔(Martin Par

2025-05-08 15:00:00

历史新高!吴艳妮世界排名升至第23位

国际田联最新排名公布,中国跨栏名将吴艳妮在女子100米栏项目中跃居世界第23位,刷新个人职业生涯新高,同时也是中国选手在该项目的世界排名纪录。从全运会三色奖牌到成都大运会12秒76的银牌突破,这位四川姑娘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让沉寂的短跨项目重获关注。期待吴艳妮继续在世界赛场书写更多中国速度!(央视体

2025-05-08 13:01:00

德州,全国百强!

近日“2025中国城市数据要素100强”名单公布德州位居第47位、全省第4位图源:CCID赛迪四川近日,赛迪四川数据要素研究中心重磅发布“2025中国城市数据要素100强”,此次评选范围覆盖了全国除港澳台地区之外的所有地级市、直辖市和30个自治州,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五个维度,分别为市场保障、产业基础、

2025-05-07 07:28:00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42% 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双双大涨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42% 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双双大涨】财联社5月7日电,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42%。文远知行涨超31%、小马智行涨逾47%,5月6日先后宣布与Uber扩大合作或达成合作。

2025-05-07 04: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