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重庆珍档|山城“棒棒” 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07:34:00    

新重庆-重庆晨报

《山城棒棒军》剧照

他们是这个城市的一员

忙碌的身影

《山城棒棒军》 中的梅老坎和毛子

一根竹竿扛起全家的重担

“好一座重庆城,山高路不平;离了棒棒军,急煞城里人。”

———重庆民谣

曾几何时,重庆大街小巷,到处都可看到一些衣着简单的人,他们手里拿着一根竹棒,两条绳子系在腰上或绑在竹棒的一端,寻找着搬运活儿干。于是山城的人们便根据他们的行头,把他们叫作“棒棒”。

1997年《山城棒棒军》火遍中华大地,有人甚至把棒棒“爬坡上坎、吃苦耐劳”精神加以升华,于是“棒棒”成了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20多年过去,如今的重庆已难见“棒棒”身影。“棒棒”哪里去了?难道这个行当真的就要消失了吗?

1 山城棒棒和《山城棒棒军》

1997年,伴随重庆直辖,由王逸虹编剧、束一德执导的一部充满重庆市井生活气息的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带火了重庆“棒棒”,梅老坎、毛子、蛮牛、巴倒烫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一时间,棒棒鸡、棒棒面、棒棒饭等与棒棒军有关的东西风靡一时。来自四川富顺县永年镇彭庙社区的棒棒刘晓箫,还领头成立了一家棒棒军服务公司。“棒棒”也成了山城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对“棒棒”称谓的来历,有人曾做过考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进城务工热迅速兴起。在重庆,无论你走到哪儿,视线里永远有这么一群人——筋骨强健,撸袖挽裤,手持一根棒棒,上挂一束麻绳。他们的目光充满期待,无论你有什么重物——大至钢材、家具,小至行李、挎包,只需当街一声吆喝:“棒棒——”立即就会围上来一群人,争先恐后帮你拿、帮你抬、帮你扛,不管上高坡、下陡坎,指哪儿到哪儿。重庆人管他们叫“棒棒”,棒棒成群结队时,就叫“棒棒军”了。

称他们为“军”,一点不夸张。在重庆,凭一身筋骨、一根竹棍、一束麻绳吃饭的“棒棒”,1995年至少有10万人。到2000年,人数至少有20万之众。

“棒棒”从业人数剧增,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由于重庆独特的山地环境,很多地方车子去不了,上坡下坎穿街走巷几乎全靠人力。随着做生意的多了,物也流动,人也流动,需要“棒棒”干的搬运活一下子遍及山城的每一个角落,为大量涌进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开辟了一方天地。于是“棒棒”成了山城一大景观。

本文开头提到的“棒棒”刘晓箫就是这景观之一。1992年春节后,他和另一位朋友怀揣300元贷款,准备前往上海打工,但因未能买到去上海的火车票,身上的钱却花完而滞留重庆。起初,他用仅有的12元钱买了一挑芹菜,白天卖菜,晚上睡在货车车身下面。后来,他改行成为“棒棒”。尽管生活艰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在重庆站稳脚跟‌,他的“棒棒军服务公司”也越做越强。公司从购买第一辆货车开始,陆陆续续增加到15辆货车;从几个“棒棒”到后来的上百人队伍,刘晓箫本人也身家上千万。

“棒棒”们一般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人聚在一起,租赁离火车站和码头较近的窝棚居住,月租便宜。他们每天早上6点钟左右出门寻活,晚上10点以后回来睡上一觉,第二天再继续。晚上,他们一起在窝棚里喝寡酒(没有下酒菜),至于吃饭,多数时间就在路边吃最便宜的盒饭。一天下来,运气好可挣几十百来元,运气不好可能还会打“白板”。没有业务时,他们也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扑克牌。

问他们啷个想起出来干“棒棒”?他们一般会这样说:“莫办法,做生意没得本钱,做其他的又莫得技术,有的就是蛮力气,除了干‘棒棒’卖力气,我们还能干啥?”也有人说:“比起去广东打工,我们还占一点儿起首,就是自由——不舒服了就歇,实在不想干了,就回家。反正离家莫得好远,不像那些去广东的,出去一趟回来一趟,都要花好多路费。”

“棒棒”们挑着担子是不会看热闹的,哪怕在街上遇上稀奇的东西也顾不上望一眼。他们都很节约,连花钱买根比竹棍好挑货的扁担,都觉得是浪费。

山城“棒棒”,大多数来自重庆周边的郊县农村,也有一部分来自四川邻县,比如宣汉、渠县、邻水和广安。绝大多数“棒棒”并非一年到头都在城里干活,农忙时节他们也要回家种地、收割。在城里当“棒棒”,干最重的活、过最节俭的日子,为的就是回家时兜里能揣上辛苦攒下的几百元钱,让老婆娃儿欢喜。

2“棒棒”,抹不去的记忆

解放碑、朝天门、菜园坝,曾是重庆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也是“棒棒”最活跃的地区。他们靠着一根竹棒和两条绳索,寻找儿女的学费,寻找老婆孩子过年的新衣服,寻找新房的一块砖一片瓦,寻找未结婚媳妇儿的彩礼钱。一句话,寻找他们的幸福生活。他们等候在商场门口、车站旁边,挑着超过自己体重的货物,穿过马路,爬坡上坎,为自己的生计,为家人的希望流着汗。

三尺青竹,两根长绳,便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人们没有忘记,曾几何时,在朝天门码头下了船,马上就有一群人拿着棒棒、绳索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争抢着为你搬运行李,让你不知所措。其实,你大可不必害怕,山城的“棒棒”很地道,只要一方把行李抓到手后,其他“棒棒”就会散去,绝不会争吵打闹或损坏你的行李。只要谈妥价钱,他们就会一肩挑起重担,静静地跟在客人后面,送货到谈妥的地点。

如今,重庆曲折的街道已被宽敞的大道代替。“棒棒”们的身影,安静得让人心寒,他们洒下的汗水,已被江水冲淡,只有脚印,还深深地留在记忆中的大街小巷。

3 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

20多年过去,尽管《山城棒棒军》第二部也与观众见面,但“棒棒”这个特殊群体却渐行渐远,似乎正在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现在,除了车站码头,朝天门批发市场偶见少量的“棒棒”外,其他地方已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住在花卉园的李先生告诉笔者,现在想喊个“棒棒”真难,“有时找几条街,也找不到‘棒棒’的踪影。”

“棒棒”去哪儿了?难道这个行当真的就要消失了吗?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棒棒”的需求量减少,这是“棒棒”远去的原因之一;城市道路条件的改善和交通工具的普及,“棒棒”的生存空间自然萎缩,这是原因之二;惠农政策的落实、农业税的减免,农民生存压力减轻,不少农民不需进城当“棒棒”了,这是原因之三;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就业途径的拓展,不少农民更愿就近务工,这是原因之四;专业搬运公司周到的服务,这是单打独斗的“棒棒”所不可能企及的,因此挤压了他们的营生,这是“棒棒”们远去的原因之五。

当然,也有一些“棒棒”在重庆置业安家了,他们不再以干“棒棒”为主业,平时以经营其他生意为主,偶遇熟人要搬个东西,只要招呼一声,仍会为你服务,然后取得合理的报酬。花卉园东路有个“棒棒”老陈,他买了一个小门面,老两口以经营副食为主,附近的居民需要疏通下水道,或搬大物件,甚至种花挑土都会请他。他儿子在重庆一个工厂打工,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滋润。

但是,仍有那么一群人还在坚持,也许他们的子女早已拥有了一份足以让他们颐养天年的薪酬,他们却无法放弃,因为熟悉的街道和人,即使谈不上热爱,毕竟心里有一种执念。他们在熟悉的街道行色匆匆,或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坐等业务到来。

也许,随着时代进步,“棒棒”们的身影终将永远消逝,但人们不会忘记,20万山城“棒棒军”曾为这个城市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他们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深远地流传,让未来的人们享受。也许棒棒鸡、棒棒面、棒棒饭……食品会消失,但它的纯香会留在人们的味觉神经里,永远也抹不去。当我们想起曾经有这样一群人,在山城的路上渐行渐远,直到再也无法看到他们健壮的身躯,我们的庆幸大于失落,因为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明进程的必然结果。

重庆警备区的转业干部何长林和我是奉节老乡,为了收集传承“棒棒”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2014年他申请脱下穿了20多年的军装,还放弃工作安排,入住解放碑街道自力巷53号,深入“棒棒”群体,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何苦”的笔名由此得来。他以超凡的毅力,完成了13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并于2018年8月成功上映。该纪录片在豆瓣评分高达9.7分,还荣获第一届金树国际纪录片最佳短纪录片奖。

很多年以后,也许我们还会哼唱:

高高的朝天门,

挂着棒棒儿的梦哦,

长长的十八梯,

留下棒棒儿的歌

……

这歌声是那样的悠扬动听……

(作者系重庆市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杨辉隆)

原稿点击:重庆珍档|山城“棒棒” 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关心:不能因乌克兰渣男陷入激烈内讧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关心】 游戏ID为“Zeus”(宙斯)的乌克兰男子今天在社交媒体发文,对其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的“床照事件”做出回应,称“真的很后悔”,但没做错任何事,还表示当时不知道那个女孩有男朋友,并澄清自己当时没结婚、没恋爱,希望大家停止仇恨。在网友看来,这回应完全是替自己洗白,甚至将责

2025-07-14 16:51:00

重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这些地区局地将超40℃

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7月14日11时40分,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7月14日13:00-20:00,渝中、沙坪坝、大渡口、江北、九龙坡、南岸、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渝北、北碚、巴南、潼南、合川、大足、铜梁、璧山、荣昌、永川、江津、綦江、长寿、垫江、涪陵、丰都、忠县、梁平、万州

2025-07-14 12:41:00

WTT美国大满贯,王楚钦晋级男单四强,回应“战胜达科”

北京时间7月12日上午,WTT美国大满贯男单1/4决赛继续进行,中国选手王楚钦战胜斯洛文尼亚选手达科·约奇克。在先负一局的情况下,王楚钦连下三城,但对手韧性十足再拿一分,最终王楚钦大比分4-2成功晋级四强。赛后采访,王楚钦回应“战胜达科”:这是一场很精彩的比赛,每次和达科都很接近,今天困难更大一些,

2025-07-12 11:15:00

很多孩子爱喝!知名饮品被曝现活蛆,现场连开多瓶全“爆雷”,监管部门介入

7月4日,云南曲靖市民刘先生在麒麟区玉带路附近一超市,购买了娃哈哈饮品,开盖后发现白色活蛆。相关消息引发热议。刘先生表示,当天下午5点左右,他在家楼下的超市购买了一瓶娃哈哈营养快线,回家后就倒了三杯出来给孩子喝,结果整个人都不好了,“杯子里面有一个虫,扭开瓶子一看,盖顶也有两个虫。”刘先生当即拿着饮

2025-07-09 17:16:00

食堂免费例汤中的紫菜 在古代竟是价值连城的贡品

你知道吗?如今食堂里用作免费例汤的紫菜蛋花汤中的紫菜,古代可是贵族海鲜,直到70年前人类学会如何养殖,才把价格打下来!中国人吃紫菜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人们已经发现了紫菜的美味,将紫菜切成细条,沾上酱料,用热水烫过后食用‌。不过,古人却始终找不到紫菜的种子。每到夏天,海边的紫菜就会神秘消失,到

2025-07-09 0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