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6 11:32:00
走进草林红色圩场、瞻仰“井冈之子”陈正人故居大屋村、探访五斗江战斗遗址……近年来,江西省遂川县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联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日常教学与主题活动,全方位激发红色文化所蕴藏的独特育人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基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涵养作用,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用好红色文化,做好“大思政课”建设,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运用,将红色文化充分转化为育人资源。
通过强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精准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内涵,使其与思政课教学体系更融通,能够为做好“大思政课”建设夯实基础。具体而言,通过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研究,提炼红色文化精神要义,从中挖掘出具体的、适配思政教育的元素,能够更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例如,每一个红色经典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道理。通过分析这些故事的传播规律、情感共鸣点等,能够将其更好地转化为思政教学素材,让红色文化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融入学生内心。同时,对红色文化中英雄人物形象的理论剖析,能够提炼出他们的优秀品质和行为准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引导学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文化自信。
将红色文化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授课”“经典研读”“红色体验”等课程模块,能够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红色育人“大思政课”体系,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把立德树人所需、青少年接受特点、时代发展成果结合起来,选树好、运用好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培养人、熏陶人、锤炼人,增强立德树人的时代感、吸引力、实效性。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案例式、专题式教学方法,打破传统单一讲授模式,增加课堂互动性。例如,开展红色文化主题辩论赛、小组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红色文化背后的思想理念,使红色文化真正融入学生知识体系。
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需要做好社会“大课堂”和思政“小课堂”的衔接。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革命旧址等,聆听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红色岁月。同时,鼓励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例,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来到这里,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感受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了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此外,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乡村,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红色文化在当地的传承现状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当前,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也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提供了更多“打开方式”。思政课建设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开设红色文化专栏,定期推送红色文化知识、研究动态、学生心得体会等内容,使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价值取向。相信在不懈努力下,红色文化资源定能更好为思政课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在新时代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冷文勇,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海报新闻评论员 徐坤杰津门故里,海河之畔;弦歌不辍,文脉赓续。近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天津,来自中央及各省市媒体记者、全国知名网络名人等近百人组成媒体采风团,走进杨柳青古镇、天开园、平津战役纪念馆和海河沿线,感受海纳百川的津派文化。何以中国,是追问,更是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寻根
2025-08-10 21:11:00
西藏自然风景独特、人文资源丰富多彩,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今天的《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系列报道,让我们走进雪域高原,看西藏如何立足特色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在念青唐古拉山深处,西藏那曲的萨普雪山脚下,演员们跳起了“达布阿谐”,这种由劳动场
2025-08-10 10:21:00
□彭妙瑾(长沙理工大学)在贵州省通往“中国天眼”景区的指示牌上,“China”被错误拼写为“Ching”,而“甲茶景区”的拼音“Jia”亦被错写成“Ja”。据经视直播8月9日消息,面对舆论批评,景区与平塘县文旅局迅速回应,承诺“一旦发现错误会立即改正”。此类拼写错误并非简单的技术疏漏。将“China
2025-08-09 20:01:00
“暑期大考”又至,广东各大博物馆稳稳接住越来越懂行的“你”|……
Transparency大暑刚过,广东各地博物馆均迎来“接待峰值”。作为“文化纳凉地”,博物馆正成为全民学习知识、感受历史“暑期课堂”,也是市民游客喜爱的文化空间和旅游目的地。面对这场“年度大考”,广东多家博物馆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和贴心的服务措施,满足广大观众暑期文化休闲需求。7月25-2
2025-07-28 10:45:00
滚灯放光彩:嘉兴“乡博文韵” 实践团助力非遗传承与乡村文旅融合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通讯员 宋春秋乡村博物馆,是承载乡村历史与文脉的重要载体,根植于乡土、留存着乡村记忆,更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应时代而生的文化产物。2023 年,海盐丰山村国遗滚灯馆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为当地非遗文化传播与乡村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潮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嘉兴职业技术学
2025-07-28 1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