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关于无偿献血的十大谣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4 13:30:00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采供血机构自愿、无偿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是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挽救患者生命、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每一位健康公民奉献社会、拯救生命、传递爱心的崇高善举。经过梳理,笔者聚焦当下网络热度最高的十大常见谣言,为读者揭开谣言面纱、涤清信息浊流。

谣言一 献血会伤害身体健康

真相:事实上,科学献血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健康成年人的血液占体重的7%~8%,其总血容量为4200~4800毫升。正常献血后,体内储存于肝、脾等内脏里的血液会逐渐释放到外周,1~2天即可恢复血容量,丢失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进行补充,7~10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恢复至献血前水平,献血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更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研究表明,献血后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等均较献血前有所下降,说明献血后血液流变学有所改善,更有利于血液流动和氧气的运输。所以,科学献血不仅不会伤害身体健康,反而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保持健康。

谣言二 献血会感染疾病

真相:目前正规血液中心、血站严格执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进行耗材采购,采血点的检测材料全部是一次性无菌耗材。检验和采血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及考核合格后上岗,采血过程各环节都经过严格消毒,采血时采用“一人一码一针一血袋”的方式采集,不存在一针多用的情况,因此不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谣言三 献血后需要大补特补

真相:献血后,只要继续维持正常均衡饮食即可,人体会自动调节,并逐步自动补充失去的血液。

当然,献血后,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肉、瘦肉、猪肝、菠菜等,进一步促进人体的血液平衡恢复。如果献血后立即进行暴饮暴食式的大补特补,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可能适得其反。

谣言四 献血会影响生育能力

真相:献血与生育能力没有直接关系。献血不会影响男性的精子质量和女性的生育能力。相反,适量献血还有助于促进造血功能,增强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为未来的生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谣言五 献血会上瘾

真相:献血是一种奉献社会的高尚自愿行为,不存在上瘾的问题。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献血后感到身体舒适而愿意定期定量固定献血,但这并不是上瘾,而是对社会贡献责任感的一种表现。

谣言六 献血后不能运动

真相:献血后,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一般情况下48小时可恢复,部分人可能时间稍久。在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但可以进行适当的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更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恢复。

谣言七 献血后不能洗澡

真相:献血后,皮肤抽血处会留有针眼,在针眼未完全愈合之前,针眼处需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洗澡。

只要注意保护好针眼处,避免沾水,献血后是可以洗澡的。比如,有的血站采完血液后会在针眼处贴上防水创可贴,这样献血者洗澡时就不会影响到针眼,可以正常洗澡。

当然,献血后还是需要特别注意,洗澡时尽量选择淋浴,尽量缩短洗澡时间。在献血24~48小时以后,针眼可以达到完全闭合,这个时候就可以正常洗澡了。

谣言八 献血后不能喝酒

真相:献血后,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补充血液,在恢复期间,的确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而人体血液的补充也急需肝脏的造血功能,此时饮酒可能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工作,延缓血液恢复过程,对身体造成潜在伤害。待恢复期结束后,才可正常适量饮酒。需要注意的是,饮酒有害健康,无论是否献血,都建议不饮酒为宜。

谣言九 献血会老得快

真相:献血不仅不会加快衰老,相反,坚持适量献血更有助于保持年轻态。

这是因为献血可以促进人体血液的新陈代谢,并刺激人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不断增加血液中“年轻”红细胞的比例;同时,体内产生的“年轻”白细胞,具有更强的吞噬病毒能力,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谣言十 献血可以减重

真相:献血是不会引起体重下降的。一般来说,体重下降主要与高强度运动、长期节食、生病等原因有关。献血可暂时使人体血容量有所下降,这样可能使体重短暂下降一点点,但这并不是体重真正降低。

献血前或献血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建议献血者饮用糖水,一是补充糖分,预防献血后低血糖的发生,二是快速补充血容量。献血结束后,工作人员还会嘱咐献血者多食用含液体较多的食物或多饮水等注意事项,一般当天就能将血容量补充上去。因此,献血本身不会明显降低体重,依靠献血来减重,更是异想天开。

文:海南省血液中心体采科 赵鑫

来源:健康报

相关文章

三伏天为何更容易感冒?

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三伏天反而比比皆是。为何会如此?有个原因是,空调环境,让人热天该出汗时,却因空调而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造成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让人生病。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

2025-07-25 17:38:00

心跳的“警报”:跑者如何在热爱中守护心脏节律?

【来源:河北工人报】对于许多跑步爱好者而言,每一次奔跑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是享受汗水挥洒、突破极限的畅快体验,同时,运动也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比如心肺功能增强、新陈代谢加快等。我们总以配速表上的进步为傲,视汗水为健康的注脚,只是或许未曾细想,在每一次奋力向前时,心脏这位最忠诚的伙伴,也需要恰到好处的呵

2025-07-23 00:48:00

这才是“神兽”们暑假旅途的正确打开方式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导购】进入7月,“神兽们”又开启了让家长们又爱又恨的暑假模式,即使在出游的列车上,他们要么满车厢乱窜吵闹,要么无聊的玩着家长的手机。如果此时某个小朋友掏出一台任天堂Switch游戏机,会瞬间集合整个车厢的孩子们,围在一起像极了80、90后家长们的游戏童年。Switch的最大亮点

2025-07-14 11:27:00

"马拉松野鸳鸯"事件疯传!警方通报:占某某、钱某,行政处罚!

今年3月一对年龄差距明显的男女跑者在无锡马拉松赛场上举止亲密被戏称为“野鸳鸯”还有网友称“男子为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相关视频画面显示昨天(6月23日)江苏无锡市公安局发布了一则辟谣公告称有人编造“无锡马拉松野鸳鸯”男主为某公司高管、女主为无锡市一居民的谣言均被警方行政处罚无锡警方披露的详情

2025-06-24 07:39:00

关于无偿献血的十大谣言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采供血机构自愿、无偿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是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挽救患者生命、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每一位健康公民奉献社会、拯救生命、传递爱心的崇高善举。经过梳理,笔者聚焦当下网络热度最高的十大常见谣

2025-06-14 13:30:00